創投挺六趨勢商機上兆美元 看好半導體、機器人、AI等產業

  陳苓/綜合外電

機器人、生成式AI與晶片都是矽谷創投業者力押的趨勢產業。圖為丹麥業者Universal Robots的機器人手臂。(本報系資料照片)
機器人、生成式AI與晶片都是矽谷創投業者力押的趨勢產業。圖為丹麥業者Universal Robots的機器人手臂。(本報系資料照片)

知名創投人士謝文暄(Wen Hsieh),投資眼光精準,新成立的基金更獲得台積電(2330)、廣達(2382)等相挺。他主要投資製造業新創公司,近來剖析了未來六大趨勢,並稱每個趨勢可能都有上兆美元商機。

謝文暄聚焦於硬科技(硬體),並將此分為六個領域,分別為無所不在的半導體、藍領缺工引發的機器人浪潮、生成式人工智慧(AI)、製造業回流與友岸外包、能源建造基礎、生命科學自動化。他要投資這六大趨勢的「鋤與鏟」(picks and shovels),也就是生產相關產品所需的工具和服務。

他接受日經新聞訪問時說,這些趨勢每個皆有「一兆美元商機」。

謝文暄原本是美國頂級創投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合夥人,該公司曾金援Google、亞馬遜等,促成這些科技巨擘崛起。而謝文暄在凱鵬華盈期間,投資了大陸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與美國燃料電池商Bloom Energy。

他自立門戶成立的創投基金Matter Venture Partners,背後投資者包括台積電、凱鵬華盈、新加坡投資局等,共募得3億美元。

他表達對日本的興趣,形容日本是半導體電子供應鏈的重要環節,並說Sony、被動元件大廠村田(Murata)、羅姆半導體(Rohm)都替電子硬科技供應鏈提供了關鍵基石,他想了解這些公司,參與他們的未來發展。

他說,日本有極佳市場,規模出眾,當地客戶又願意接納機器人等新科技。日本有優秀人才,低利率也是該國優勢之一。

謝文暄指出,AI普及是一大機會,「我認為,從硬體轉往軟體,比從軟體轉向硬體更容易。」日本機器人公司必須明白,客戶不只想買硬體,更想買解決方案,也就是軟體、硬體、加上AI。

Matter Venture Partners成立時,正值美中緊張升溫,美國創投業者想投資大陸新創公司的難度日益提高。該基金未接受陸企資金,目前已投資的八家公司也不包含陸企。

他表示,包括大陸業者的全球硬科技公司,都對地緣政治更為敏感,陸企想在大陸境外另設供應鏈,以便供貨至世界各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