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女孩」隻身勇闖泰北 散播教育種籽…
2016-05-06 03:38 聯合報 本報記者黃昭勇
前言:台灣從來就不該是鬼島;台灣,是夢想實踐地。
大三的林語珊希望實現她的國際志工夢,從哈佛回台創業的游直翰要用AI(人工智慧)改變世界,機械迷王威詔如何把黑手產業變台灣之光…,本報訪問十個夢想實踐家,分享他們的故事。
五二○,台灣將啟動新政,新世代們期待台灣3.0,能在既有的基礎上,成為台灣文學作家葉石濤所說: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政大三年級的林語珊,大二時就揹了七十多萬車貸。她,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遠在泰北的一所華校—大同中學的八百多師生,希望他們可以有輛安全的校車。
這一切,得從去年一月的一通電話說起。
國際志工,只是不一樣旅行?
不,我帶了種籽上路…
從小就跟著父母、姊姊去育幼院、養老院當志工;每年,她還會到花蓮靠海的豐濱鄉學校擔任教育志工。沒多久,她就走上國際志工的路。
第一次當國際志工,她報名參加紅十字會的活動,響應「帶著愛心去旅行」,到雲南的香格里拉服務兩周。但這兩周的志工生活,讓她反思:究竟是來當志工,或只是一個不一樣的旅行?
「花這麼多錢,當我們走了就什麼沒有了。我們不過就是陪當地的孩子們度過快樂的兩周,並沒深入當地,更遑論要實質的改變些什麼。」
上大學後,她想自己一個人去也不是那麼難,就上網搜尋可能服務的學校,她從東南亞找起,因為,「東南亞比較近,將來可以不斷地去,可以深耕當地。」
一通電話,請問你是林語珊?
是,我的青春轉了彎…
林語珊的爺爺是跟著國民黨撤退來台,住在龍潭石門,當地有老榮民、有眷村,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就曾在當地取景。
她看中了泰北,因為跟石門、中壢龍崗一樣也有老兵,跟台灣還有一定的連結。她開始寫信給當地的華校,說明自己就是一個大學生,不是一個機構,想去當地做志工,卻兩個多禮拜沒人回應。
就在她想放棄的時候,有天晚上,她接到一通號碼很陌生的國際電話,是泰北滿星疊的大同中學校長張明光打來,表達歡迎她且願意配合之意,讓林語珊開始了一年去四趟泰北的國際志工生活。
泰北,那個在電影《異域》裡,國民黨撤退後留下來不為各國接受的人民,迄今仍有廿多萬人沒有身分證。
泰北異域,為何一年去四次?
愛,我走了留下希望…
去年的三二九,林語珊參與當地華校的大谷地運動會,數十個華校師生翻山越嶺要去參賽,身分證,又成為一個問題。「有身分證的我們可以坐車過橋,沒身分證的學生得從橋下擠膠筏。」
泰北華校不僅台灣有許多人去,林語珊也看到中國大陸來的志工學生。
「他們常常有大陸地方政府的支持,教育系學生還可選擇在泰北實習,往往可常駐。」她說,「一旦對岸的同學來了,常可以見到當地華校降下中華民國的國旗,改升上五星旗。」這讓她也有很多感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