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排碳量訂定 電價分級 最快明年上路

  

為使國內企業能買得到綠電,經濟部長郭智輝指示台電研議「電價分級」,也就是將電力分成綠電、低碳、一般電力等三類,並依排碳量高低訂定不同價格。初步構想,綠電訂價就是實際反映台電躉購綠電的成本,低碳電價則將與碳費連動,全案待環境部碳費出爐後定案,最快明年上路。

郭智輝在上任記者會提及,未來電的使用將分流。他舉高鐵為例,電就像高鐵一樣送出來,一般普通艙就是用灰電,指定席用較乾淨、低碳的電,至於商務艙則是完全綠電,未來電價也會根據購電需要分開,如此才可滿足二○三○年前的用電。

據了解,台電研議提供企業綠電或低碳電力方案初步分成「綠電」、「低碳電力」及「一般電力」三種,並有不同訂價。其中低碳電力係指綠電搭配燃氣發電的組合,台電正在試算不同電力商品的排碳係數及定價方式,也會將碳費計費納入考量,確認經濟效益。

官員說,綠電需求企業可直接加價購買綠電,以滿足二○三○年國際客戶綠電要求;面臨國際碳稅壓力的出口廠商則可選購部分比例綠電的「RE5-10低碳電力」,價格預計比目前平均工業電價高,但在跨國電價與碳排係數上仍有國際競爭力;一般民生使用價格最低、排碳係數高的電力。

訂價方面,據規畫,綠電訂價會直接反映台電躉購成本或台電綠電開發成本。目前台電躉購再生能源平均價格約五點二元,換言之,綠電訂價至少五點二元起跳。

至於低碳電力的訂價,除了考量綠電搭配天然氣發電的成分及成本外,將與碳費掛鉤。官員解釋,需繳交碳費廠商,若能透過購買低碳電力減低碳排,便可減少碳費支出;這也意味著,低碳電力價格不會比碳費高,否則廠商便無購買低碳電力之誘因。經濟部近期將和環境部確認低碳電力是否符合國內外相關認證。官員表示,目前全案屬初步規畫,除與環境部討論外,須待環境部於年底拍板碳費後,台電再進一步規畫低碳電力之組成及訂價。

非在電價打轉 工總:核能延役 再發展綠能

經濟部擬將電力價格分三類訂定不同價格,但工商團體認為,能源價格愈搞愈複雜,讓外界覺得似乎政府有許多方案,但其實都在「繞圈圈」,根本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工總認為,以現在能源配比來看,不可能產生便宜的電,碳排係數也不可能降下來,因此政府至少應該要讓核能延役,再發展綠能、強化電網韌性,而非在電力價格上打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