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工程師八田與一帶領台日打造良田灌溉命脈濁幹線 今通水百年

  陳雅玲/雲林即時報導

位於雲林的濁幹線自1924年通水至今已滿百年,掌握雲林3.45萬公頃農地的灌溉命脈,今天舉辦百年通水典禮,今年濁幹線全線將改善完成,並將提升供水韌性,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說,面對極端氣候,未來將透過AI、物聯網等科技,用智慧灌溉方式確保農作物生產無虞。


濁幹線今天通水,適逢通水百年,擴大舉辦慶祝活動,農業部次長黃昭欽、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及副署長林國華、立委劉建國、前立委林文瑞、縣議員張維崢、元長鄉長李明明、林內鄉長劉姿言等人,都到場見證百年通水瞬間。

黃昭欽說,日本技師八田與一帶領台灣跟日本工程師興建濁幹線,讓雲林成為富米之鄉,水進得來,農作物就長得好,34500公頃農田都仰賴濁幹線灌溉,今天帶著敬天謝地、感恩飲水思源的心情,舉辦通水典禮,畢竟要通水百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蔡昇甫說,水是生命的泉源及農業的命脈,更是人類永續發展的基礎,考量這幾年極端氣候頻傳,雨水可能一下子下很大,或是很久都沒有下雨,面對極端氣候,農水署將運用新的科技,透過物聯網、大數據、AI等智慧灌溉的方式,確保在任何情況都能順利引水供應。


濁幹線是雲林最大灌溉系統,每年6月至10月提供二期稻作灌溉用水,全長33公里目前有17.5公里正在進行改善工程,預估今年底完工,改善後的隙地將興建13處帶狀調蓄池、蓄水量55萬噸,強化供水韌性。

位於雲林的濁幹線自1924年通水至今已滿百年,掌握雲林3.45萬公頃農地的灌溉命脈,今天舉辦百年通水典禮。記者陳雅玲/攝影

劉建國、張維崢、李明明都說,濁幹線在前人努力下,讓農作物獲得充足水源,百年通水不易,更要飲水思源,感謝前人付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