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友善耕作水田的生態保育價值

荒野友善耕作水田的生態保育價值

文/李建安(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圖/荒野保護協會
臺灣的平原及低海拔環境,因為人類頻繁的利用,許多生物的自然棲息地都遭受到嚴重的干擾甚至消失。這些生物棲息環境中,又以天然溼地長期被忽略及破壞的最為嚴重,使得許多原來棲息於低海拔的動植物瀕臨滅絕的危機。
而相較於逐漸趨於消失的天然溼地,荒野用友善農法經營照顧的水田,不只有豐富而多樣的水生植物種類,也意外地吸引了許多臺灣低海拔常見極罕見的動物來棲息利用,儼然成為了許多殘存的低海拔瀕危生物棲身之地,且變成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物棲息地。
荒野一向主張圈護荒地,讓他自己修復自己,不去做圈護地的干擾,讓他自然的形成生物的多樣,可是以上述的情形來看,現有農田的友善農法經營,好像又更有利於我們想建立生物的多樣性。荒野所經營的農田,要不要任其自然演替呢?是不是不經營才符合荒野的宗旨?
大家也許會想先了解,為甚麼人造或人為干擾的棲地,反而形成了豐富的生物多樣。在生態學上對於這種型態的人造的棲地,用了中度干擾假說(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IDH)來解釋,溼地生物的原始棲地消失後,人造的友善水田提供了生物殘存的空間,也就是原本的棲地逐漸的消失,動植物沒有了生存的去路,這些新生成的友善水田,就成了這些生物的「新避難所(neorefugia)」,可以暫時地在這個區域生存繁衍、休養生息,雖然不是原本最佳的環境,卻是個等待環境復原前的好棲所。因此,荒野在各地分會經營的友善農田,並不單單只是個提供食物安全的地方,而是成為了周遭失去棲地的生物們,救命的「生態方舟」,也成為未來周邊環境的自然復甦能力銀行,為生物們自己修復自己的環境,建立起重要的能量及機會。
人類因開發利用而形成的洪水,短時間並不會退去(因為人類這個物種的數量及使用的空間,一時之間並不會減少),而現有農田友善耕作的方式,對於荒野倡議及現有的棲地圈護,一樣有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任務,它協助也保住荒野復甦的生機,也是人類與其他生物共生的其中一條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