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說歷史」跨校共備社群田野實察研習

松山高中「用故事說歷史」跨校共備社群田野實察研習108.06.01(六)14:00-17:00
行進路線:新莊地藏庵→新莊廣福宮→新莊文昌祠→朝江寺→新莊廟街→新莊慈祐宮



新莊概述
新莊區的地理環境
新莊位置位於新北市西部大漢溪以北,面積為19.7383平方公里。新莊東鄰三重區,南邊以大漢溪板橋區相望,西南以塔寮坑溪樹林區相鄰,西接桃園市龜山區,北部分別與泰山區五股區接壤。
「新莊」的圖片搜尋結果
人口逾41萬,居於新北市各區第2位,擁有不少在臺北市區工作求學的通勤人口。其既有新莊廟街等發展逾百年的市街聚落,亦有新北產業園區化成工業區西盛工業區等製造業及輕工業基地。2000年以後,區內新開發頭前重劃區新莊副都心行政院亦在後者籌建中央合署辦公大樓2.7萬坪「宏匯廣場」確定2020年初插旗新莊副都心,美麗新影城、日本第一VR主題樂園領軍400家名店強勢進駐新莊。

新莊為臺灣北部工業重鎮,產業結構中二級產業從業比例達57%,境內有經濟部工業局所轄的新北產業園區,以及縣級的瓊林工業區西盛工業區頭前工業區等工業區,的都市計畫是在新莊郡的外圍編定大量工業用地,設籍於新莊區的工廠家數一度將近6,000(例如知名的歌林),因產業變遷和都市更新而有減少,截至2012年底已減少至3,875家。今日仍有三洋電機台鳳中華電線電纜公司等大型工廠營運中,未來亦朝城市擴大的都市更新計畫來進行。
商業發展始於新莊老街,日治時代的商業中心則轉移到鐵路拆除後鋪設的中正路上。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商業發展大抵以中正路、新泰路為中心呈輻輳狀擴散;另外在幸福路一帶、輔仁大學四周、南新莊之民安路-富國路與四維路-後港一路亦各成完整的商圈。新莊區為狹長型狀之行政區,原以新北大道中正路 橫貫區內全境,另有新闢之頭前路思源路中環路則為聯絡新北市各區之重要道路。
新莊區的歷史發展
「新莊」的圖片搜尋結果
新莊即為『新興的街莊』,由於淡水河港的開發成為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在清朝乾隆、家慶年間成為台北的中心都市,嘉慶中葉之後因為淡水河河道淤積失去航運之便,新莊發展變逐漸停滯,至光緒中葉因新莊線鐵路完成又開始發展,但是後來又因鐵路改道而沒落;日治時期大正9年隸屬台北州新莊郡是當時的農業重鎮,中日戰爭末期日人為疏散台北市的重要機構,便把工廠都移往鄰近鄉鎮,此時新莊的工業漸漸繁榮興盛;1946年改制為新莊鎮,1950年泰山、新莊分治,1980年新莊鎮因為超過15萬人口改制為新莊區。

8世紀以前,凱達格蘭族武朥灣社曾在新莊平原活動。觀音山(八里坌山)曾名興直山,新莊平原位於興直山下,故名興直堡18世紀漢人入墾後,通稱為新庄,即「新興的街庄」之意。新莊作為淡水港的內港,被譽為北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舟船熙攘、商賈聚集曾盛極一時,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之美譽。為臺北盆地中心都市,土興人旺。嘉慶中葉以後,因淡水河河道淤積失去航運之便,交通輻輳地位讓予艋舺,新莊的發展也就此停滯。沉寂一時的新莊到光緒中葉,因臺灣鐵路興建完成有了重振跡象。但日據初期鐵路改線經由枋橋(今板橋),新莊再次喪失交通地位。
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年)隸屬臺北州新莊郡,轄新莊街鷺洲庄五股庄林口庄,是當時農業重鎮。又因臨近臺北市,新莊的商業活動也跟著興盛起來。二次大戰末期,總督府為避免盟軍轟炸,疏散臺北市的重要工廠都移往鄰近鄉鎮,該政策使新莊的工業開始發展。
1945年國民政府光復臺灣後,原臺北州新莊郡改為臺北縣新莊區,新莊街則改制為新莊鎮,並成立新莊鎮公所及鎮民代表會。1950年,新莊鎮和泰山鄉分治,新莊區則遭到廢止,新莊鎮行政地位確立。頭前工業區、西盛工業區的成立,是新莊從農業市鎮進入工業都市的重要轉捩點。新莊的工廠分布於四個地區:化成路頭前工業區、新樹路西盛工業區、新莊路兩側、中正路丹鳳段,產業以化學、紡織、機械、金屬所佔的比例最大,這幾項產業吸引了大量的工業人口,外地人相繼遷入人口急增。1973120日,臺北縣政府頒布實施「新莊都市計畫」,定下了新莊鎮的都市紋理與空間格局。與此同時,宏國集團聯邦集團宏泰集團等建設公司紛紛在新莊開發大規模的的公寓社區,如宏安、聯邦、宏泰、正邦、正安、宏友、宏全、元興、金鑫等社區。新莊的人口自1970年五萬兩千人至1980年改縣轄市前夕已達十六萬八千人,十年之間社會增加十二萬人,新遷入居民多過世居的新莊人兩倍,198071日因破15萬人口而改制為縣轄市2009年,設籍人數突破40萬。20101225日,因五都升格,台北縣新莊市改制為新北市新莊區。201215日捷運新莊線開通。201732桃園國際機場捷運開通。
「新莊」的圖片搜尋結果
新莊廟宇古蹟多

新莊擁有許多古蹟廟宇,例如『地藏庵』俗稱大眾廟,主祀地藏王菩薩,旁祀文武大眾爺、董大爺等民間神祇,每年的農曆5月初一的祭祀活動即俗稱的新莊大拜拜;『廣福宮』俗稱三山國王廟,主祀獨山、巾山、明山三位客家守護神,為國家二級古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建築風格具有濃濃的客家風味;『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爺,因此考生都會芹菜、蔥、菜頭、橘子等共品來參拜,以祈求順利上榜,為國家三級古蹟;『慈祐宮』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為國家三級古蹟,為三開間四進兩廊式的建築格式,主祀天上聖母,千里眼和順風耳的造形十分特殊;『武聖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為國家三級古蹟,俗稱關公廟,主祀關聖帝君,以108顆門釘象徵36個天睪、72地煞。


第一站新莊地藏庵
新莊地藏庵,又名大眾廟、大眾爺廟,是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立人里的地藏庵,其大眾爺繞境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被認為是官將首的起源地,建於清治時期乾隆廿二年(1757年)。

乾隆廿二年(1757年)由陳謙興捐地所建,蓋在亂葬崗之上。早期移民,因尚未適應此地沼澤地形,造成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因此地方善心人士會出錢、出力搭蓋收容枯骨的小廟。廟又稱「大眾廟」、「大眾爺廟」。嘉慶十八年(1813年)、光緒元年(1875年)、1912年、1972年皆有重修。廟宇兩邊雕刻為對場作,也具人稱「成師」的許連成彩繪作品。19781119日,總統蔣經國將此廟斥資新台幣四百萬元興建中的圖書館,命名「大眾圖書館」。1988年,當年八旬的新莊市民周榮富捐新台幣一千一百萬元給此廟,興建文化活動中心。廟方還保由新莊神社遺留下來的神轎,在1992年報導時據說每具的價值超過新台幣一千萬元,還傳聞日本當局會派人來遊說收購。1980年代末年前開始重建主廟,將神像暫時安置在地藏庵圖書館內,19961213日舉行新廟安座大典
 
供奉地藏王菩薩大眾爺董大爺目蓮尊者十殿閻羅註生娘娘主公土地公三寶佛觀音菩薩等。廟中祀有「大眾爺」及「董大爺」,一掌管訴訟,一掌管盜竊案,靈驗無比,許多蒙受冤獄或遺失物品的人來此祈求幫助,多半都能達成願望,成為「地藏庵」最有名的服務項目。   也正因為「大眾爺」的事蹟顯赫,後人便將「地藏庵」改名為「大眾廟」,可見民眾對「大眾爺」的虔誠信仰。(專管訴訟的大眾爺、專管失物的董大爺、專管冥界事務的地藏菩薩)

廟中供奉名為「文武大眾爺」的神靈,其中「文大眾爺」之名指未參加戰爭、械鬥、因貧病過世的亡魂們,而「武大眾爺」之詞乃為因戰亂、械鬥殉身的亡魂們。祂們被視為是無主孤魂中的鬼酋,可號令眾鬼,並能有定陰陽是非曲直、緝拿惡鬼的司法神格。道光二十年(1840年),新莊一帶常發生閩客械鬥,當時的陣亡者納入武大眾爺,奉祀於此庵。蘆洲文武大眾爺廟1934年擴建時,就從新莊地藏庵、八里大眾廟迎回神明香火。
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舉行俗稱「新莊大拜拜」的文武大眾爺祭典是起源於臺灣清治時期祭祀死於械鬥及貧病的無主孤魂。而該日的遶境雛形起源於1910年代,演變至成為農曆五月初一及前一晚舉的日巡及暗訪。傳統子弟社俊賢堂組織的官將首也會出陣儀式。新莊俗諺:「新莊有三熱,火燒厝,拔龍船,五月初一。」,其中五月初一即指廟的活動。

祭典昨一日下午五時,廟方先舉行出發前的祭拜儀式。官將首要舉行稱為「喊班」的儀式,也就是先必須先向主神報告這次出巡的範圍及目的,師傅級的前輩及法師會呼喊號令,三名官將首先拜廟領令,然後再由左、右二尊將軍遶行到廟埕中央,擺架式挑點五營兵將,再轉回向中尊的官將首參禮回報,前後須進行三次,才算點完隨駕出巡的各營兵將。接著大眾爺座前的八家將和眾將官兵分三路,在新莊中港厝頭前三區夜訪。有別於暗訪路線以小路為主,日巡則以大道為主要路線,沿途都會有民眾攔請隊伍驅邪,遶境隊伍綿延數公里。祭典當日同樣兵分三路展開繞境活動,都在晚間結束。祭典當晚,許多新莊人會宴請親朋好友吃流水席。

繞境時有稱為「打八將」的習俗,是大眾會搶食掛在官將首身上的鹹光餅,因據傳經法師開光、以指印敕的鹹光餅有吃者平安的工作,尤其是官將首佩帶於脖子、腰間及武器上的最具功效。該鹹光餅都來自新莊廟街商圈新莊慈祐宮的老順香糕餅店,在臺灣日治時期原本在新莊廣福宮旁巷內經營。老順香餅店老闆王明朝表示,在農曆五月初一文武大眾老爺生日前十天,店裡就開始趕製鹹光餅,以應付新莊大拜拜的需求。

第二站新莊廣福
新莊廣福宮外觀

乾隆廿八年(1763年),屬於廣東潮州客家人的劉家於在新莊開鑿劉厝圳(萬安圳),使新莊成為稻米產區,又因有水路及陸路之利,吸引大批粵籍移民,同時帶來當地的信仰──三山國王。當時新莊廟街雖然已有新莊慈祐宮,但客家人想要有屬於自己的廟,遂集資興於新莊慈祐宮與新莊地藏庵之間建廟。《淡水廳志》載:「國王廟:一在新莊街,乾隆四十五年粵人捐建。」
新莊三山國王廟係乾隆45(西元1780)粵人捐建,為北台灣最早興建屬客家人信仰的廟宇,見證新莊早期移民墾拓有客家人參與。廣福宮昔稱「三山國王廟」,雖不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唯一的國家二級古蹟,是老街四大古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三山國王為廣東潮州籍人士的守護神,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相傳南宋末年,宋帝躲避元兵追擊,一路逃難至廣東,當地巾山、明山、獨山的神靈化為神兵,擊退元兵,使宋帝倖免於難,因而得到宋帝詔封為「三山國王」,從此受到當地粵籍百姓的敬順奉祀,成為潮洲地方上的普遍信仰。

隨著潮州客家人移民來臺,也把家鄉三山國王廟的「爐香」攜帶過來,祈求庇佑。三山之神是自然崇拜神祇,原無形象,到臺灣始塑神像。 本廟建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光緒八年(1882)燬於大火,至光緒十四年(1888)由新竹埔潮籍人士陳朝網發起重建,民國二十五年重修後,改名為「廣福宮」。三山國王廟香火隨客家人聚落遷出而沒落,又因為屬客籍人士崇信的廟宇,故乏人看顧,但反而顯得清幽寧靜,也因此保存了許多傳統廟宇的古貌。

廣福宮建築形式屬於街屋式格局。為三開間三進二院。串連兩進的廂廊還特別做燕尾。其建築構造有雙層馬櫃腳、斗砌烏磚與綠釉花磚對比,均呈現客家聚落的特色。木構件則完全未上色,吊筒、雀替、仙女豎材等,雕工細緻。
第一進廟門旁的石獅以廣東獅為範本,較為俏皮可愛。廟方還保存一塊是記載有關廟重建的始末,另一塊則是出錢興建的信徒名冊,但石碑上字已有些模糊,信徒名冊尤其難辨。各殿石柱遵守圓柱、方柱規矩,其中龍柱單一以龍為主題,無人物坐騎夾雜其中,顯示其年代應早於台灣日治時期。廟內收藏一塊名為「奉兩憲示禁碑」的石碑,記載早年閩南和客家移民的衝突。當時因地方保甲的偏袒,客家人所繳的戶稅比閩南人多了十一、二倍。於是,客家人於向新莊、淡水兩處的地方官提出控告,終於得以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立此碑,禁止對客家人苛稅。
由於多年飽受風吹雨淋,且管理委員會頹廢多年,使得部分樑柱上的雕飾被盜或被破壞,亟待善加維修。如198010月中旬,一隻骨董的木刻獅子遭竊。19851126日正式公布,新莊廣福宮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而同地的新莊慈佑宮、新莊武聖廟、新莊文昌祠都是三級。

第三站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為一間主奉文昌帝君的廟宇,於19858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文昌祠最初於1813年建在新莊慈祐宮右側,《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1875年遷建於現址。新莊本無文昌廟,後來艋舺縣丞曹汝霖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倡修慈祐宮,因為完工後還有餘款,遂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祠,供奉原配祀在慈祐宮內的文昌帝君神像。後因原祠面積過小,光緒元年(1875年)艋舺縣丞傅端銓士紳陳式璋等鳩資,將文昌祠遷建到現址,並在文昌祠左側護龍設兼作義塾之用的「崇文閣」。
到了臺灣日治時期之初,總督府於明治卅一年(1898年)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借用文昌祠作為校舍,後來該校在該年公學校令發布後改為「興直堡公學校」,是現在新莊國小的前身。但文昌祠的崇文閣依然持續辦理漢文補習教育,直到皇民化運動時期才被停辦。興直堡公學校遷出文昌祠後,新庄區區長林明德曾在大正三、四年(19141915年)左右重修。皇民化運動時期,除了漢文教育遭到禁止以外,文昌祠的香火也因為神道教的推行而衰弱,早晚的燒香點火與維護,皆由旁邊的品珍號食品行負責。後來有重修及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

新莊文昌祠位於新莊廟街另一側,這裡十分清幽,文昌祠為三開間二進二廊式的建築,三川殿前方建有照牆,信徒要進出得走旁邊的山門,這一側有座石階,由此進入就能到文昌祠內部。一般廟宇都是走大門進入,而文昌祠只能走側門是有故事的。相傳當初建祠時為激勵新莊士子奮發向上,所以仿照孔廟建築格式,要等到新莊地區出狀元之後才將照牆打掉改做正門,讓狀元從正門進入祭拜,不過新莊地區最終只有出過舉人,故文昌祠的照牆保留至今,而進出也只能從側邊的山門。

進入三川殿,過了兩側走廊與內埕,便是正殿。在文昌祠正殿中,中央供奉文昌帝君,左廳供奉魁斗星君,右廳供奉歷代聖賢牌位。文昌祠東廂為兩層樓的文物館,一樓有太歲殿、祿馬殿、功名燈殿、瘟祖殿,二樓為文物保存展示處,平日很少開放,地下室則是社區才藝研習場所。
祠中文物除了神像,舊供桌外,主要有古匾「著儀範世」與「天下文明」,但「天下文明」匾已失竊,現懸掛者為仿作,「著儀範世」匾也被廟方收起另外保存,改掛複製品。此外在三川門外有一敬字亭,但因為常被信眾誤以為是金爐而被廟方用磚頭塞住亭口。

第四站朝江寺

位於新莊路387巷,俗稱「米市巷」,係因早年糧商聚集而得名。巷底有一座磚造兩層寺廟,下層門額「福德祠」,供奉福德正神;上層牌樓題「潮江寺」,主祀觀音佛祖。寺廟座向新莊街,有為米市巷「守護」及「鎮財」的功能。相傳建廟已有180年以上的歷史。據言在180年前有一石頭浮出水面,狀似觀世音,當地民眾認為是神蹟顯靈,故加以供奉祭拜,後由蔡盛募金蓋了祠寺加以供奉,那時該寺是面朝大漢溪而蓋,故曰「潮江寺」。到了120年前,當時新莊已是北部重要商埠,有「一府二鹿三新莊」之稱,往來大陸貿易之民船能出入無阻駛靠新莊,而潮江寺前的巷道,當時為稻米集散地,稱之為「米市街」(現今新莊路387),當地居民認為潮江寺面臨大漢溪,保佑了北邊板橋江仔翠一帶,反而沒有保佑新莊地區,故將該祠轉而面朝米市街,而形成現今的方位。 民國24(日本昭和10),因潮江寺年久失修,遂由沈應林、杜清彩、高天南、黃明塗、蔡長暖、蔡長青等委員鳩金整建潮江寺,到了民國五十幾年(約為五十三年),又再進行一次翻修,潮江寺的規模大致已完備。

從前新莊平原盛產稻米,供應範圍廣及中國大陸沿海,新莊街因此成為米糧批發中心。新莊昔日為米糧產地又為港口要埠,而新莊路更為米糧的集散地從前新莊平原盛產稻米,供應範圍廣及中國大陸沿海,新莊街因此成為米糧批發中心。新莊昔日為米糧產地又為港口要埠,而新莊路更為米糧的集散地,米市巷即為當時搬運米糧至碼頭的必經之地,也是農民販賣米糧之處,因而得名。鮮為人知的是,板橋林本源家族始祖林應寅、林平侯於乾隆四十三年來台時,剛開始就是在此經營米、鹽生意。此外,大陸來的商船會在本地港口卸下貨物並補充其他貨源再回大陸去。每當大陸載貨船來到本地,苦力們就扛著自船上剛卸下的貨,沿著此巷走到新莊街交給店家,這時船家會買米裝滿船運回大陸,這條路成了搬運米糧的通路,所以新莊人才會稱此巷為米市巷。


米市巷底為走到巷底,會看見一間相當特別的廟宇潮江寺,『潮江寺,是一棟二層建築,融合了閩南、新巴洛克與日式風格的建築和裝飾,屋頂有西式的女兒牆,二樓突出的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桿。上層牌樓題「潮江寺」供奉的主神是觀世音菩薩,下層門額「福德祠」則是供奉福德正神,為福德祠。一樓和二樓之間以狹隘陡峭只能一人行走的木造手扶梯相連,建築物本身並不大,內部略顯狹窄。一樓門上有「德在人修、福由天降」題字,二樓門上有「潮音振耳、江水澄心」題字。清朝時期,這棟房子是碼頭工人休息的寮房。漳泉械鬥之後,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漳州人,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台,以做警戒之用。日治時期,才將這棟樓房改為「潮江寺」做為寺廟,使用迄今。

此廟原稱為「草厝仔間」,原為新莊廟街米市巷巷尾與新莊港大漢溪碼頭旁提供工人休息的草屋。在清朝末葉,新莊與對岸板橋的漳州人發生泉漳械鬥,新莊人就在此建築上方搭建二樓高的瞭望台,作為預警之用。到了臺灣日治時代,以磚瓦改建為二樓高廟宇,據傳當時有一石頭浮出水面,狀似觀音菩薩,當地民眾故在福德祠樓上加蓋名為「潮江寺」的觀音寺以供奉祭拜。另一說是,有人從大漢溪中找到一塊狀似觀音的石頭,帶回祭拜,相傳很靈驗,地方遂共同在河邊蓋廟奉祀。

居民還認為建築物門口原本面臨大漢溪,是保佑到北邊的板橋江仔翠,沒保佑新莊,故建寺時將門轉向面朝米市街,而形成現今的方位。又因位於大漢溪畔,故名「潮江寺」。當地居民說自從轉向後,原先常來拜的板橋人不再來祭拜。

改建後的建築立面融合閩南、新巴洛克與舊日式風格特色,不同於傳統廟宇。有「金」形馬背、福州門、拖拉窗等構造。上下樓層之間以單人行走的木造階梯相連。二樓其短陽台則有仿維多利亞式的泥塑欄桿。時任新莊市長的黃林玲玲為了保護文化遺產,任內將此街一帶變更地目。在2003年《聯合報》報導時,因建物失修,需要超過新台幣五百萬元的經費,廟方望有善男信女出資,將此二合一的廟改成傳統的燕尾建築廟宇。
興直堡文史工作室的曾素月在該年56日表示,此建築不但在新莊,在台灣都很罕見,可說相當珍貴,若把廟改太過華麗且繁複,和一般土地公廟有何差別?她說,從該幢建築風格來看依稀可見是日治時期大正厝的樣式,林衡道到新莊老街來導覽時,此廟是必到一站,可見其在文史上價值。她並呼籲最好能夠保留立面、山牆以及廟內一些特殊的窗台結構等。

2013813日,新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以「新莊潮江寺」之名公告此廟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的歷史建築,理由是原址曾是早期大漢溪新莊河港聚落的臨河防守高台,具地方發展歷史意義。一樓祭拜土地公、二樓祭祀觀音的雙主神廟宇還有臺北市中山區下塔悠福德爺宮基隆市七堵區百福中埔福德宮

第五站新莊廟街
新莊廟街-街景
新莊區新莊路(思源路、新泰路中間約1公里的菁華地帶)
新興的街莊就是新莊,淡水河帶來的河港便利讓新莊擁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美譽。興起於清朝康熙末年的新莊廟街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在地人都知道,之所以被稱為新莊廟街,是因為鄰近周邊超過百年以上的廟宇即有數間。清朝時一度成為全臺第三大繁華城市,是臺灣北部的商業重心。
範圍以新泰路、新莊路、碧江街、景德路為主。型態業種為服裝、鞋類、餐飲等。本商圈因夜間亦有營業,俗謂新莊夜市。此地區是新莊早期開發的地區,由於過去新莊是北台灣重要的進出口港埠,來自中國大陸日本的商船可以航行到新莊,因此屬於台灣早期發展聚點之一,二、三級古蹟廟宇多(三山國王廟慈祐宮關帝廟文昌祠大眾廟保元宮、福德祠、潮江寺),具有濃厚的歷史味,讓老街取地名特有的人情味,包括:鹽館、土車間、細姨街、摸乳巷、戲館巷、挑水巷、米市巷、豬哥巷、鹹菜巷,不論是建築或是美食都是觀光賣點。街坊上至今仍保留巴洛克建築至今,做工精緻的建築值得多去走走看看。新莊路214巷則是另一個風格獨具的夜市,而現存攤商都是千錘百鍊、經得起考驗的美味。

第六站新莊慈祐宮
新莊慈祐宮外觀
慈祐宮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從清同治年間修建慈祐宮的碑文中,確認清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開始動工興建,原名為新莊天后宮。從廟史上記載,清康熙二十五年(西元1686年)建立小廟祭祀,因移民愈來愈多,香火日益鼎盛才改建擴大。雍正九年(西元1731)重修時,改稱「慈祐宮」,一般人也常稱「新莊媽祖宮」,清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新莊街大火,天后宮遭受波及,重新修建並在正殿後方開闢池塘引水鎮火,並改名為慈祐宮。

這個廟宇在《台灣通史》中也有相關記載,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廟,但隨著新裝的發展而成為信想中心,因而改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天后宮」。 慈祐宮正殿主祀媽祖,左側配祀伽藍王爺,右側配祀福德正神;後殿主祀觀音佛祖,左右配祀達摩祖師、註生娘娘;開山殿供奉歷代祖師與住持僧侶之牌位。 媽祖不僅是航海者的守護神,更是新莊人精神上的寄託,因此新莊人對慈祐宮有著化不開之感情。宮內生動活現的雕龍畫棟,塑造精巧細膩的鳳鳥花木、故事人像及前殿神社龍雕工等,為極具藝術價值的古蹟,並保有乾隆、嘉慶以下口匾、古碑、木刻楹聯等文物甚多,歷史價值極高,值得參訪細細欣賞。

同治年間的重修慈祐宮碑記載此廟為為雍正七年(1729年)動工興建,原名為「新莊天后宮」,因有碑文為證,一般創立時間為此版本。也有說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廟身坐落在新莊廟街,面對新莊港渡口,但港渡口後已無運輸功能。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火災被毀,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廟後加設水池,並改名為「慈祐宮」。開山祖師為「臨濟正宗三十八世上志下修懷公和尚」。

嘉慶十八年(1813年),艋舺縣丞曹汝霖倡修,完工後在宮右側獨立建新莊文昌祠1927年整修是由陳應彬主持。1980年代,政府興建新莊地區堤防,擋住此廟與大漢溪間的視野,被地方人士認為擋住媽祖的眼界,影響風水與交通,屢次要求在廟正前方興建水門橫移門,以讓地方興盛。

1994年左右,廟方委請建築師楊仁江,將原以瓷磚裝飾的壁堵全數改回傳統的泥牆及雕刻,預計花費新台幣二千萬。2010年,政府耗資經費新台幣三千多萬元的利濟街堤防水門橫移門完工,於同年315日下午舉行啟用典禮,廟前可再度望見大漢溪。

築為三開間四進二廊,經過多次整修,但石刻與彩繪仍保有名師作品,如包含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刻有乾隆十八年的案桌、廟產界圖木匾,以及「德參天地」、「海宇攸寧」、「德參一六」等多面老匾額,其中「德參一六」為王得祿所題。正殿的龍柱為中國大陸師傅所刻,為單龍蟠柱無鏤空雕的清朝中葉風格。1967年重繪的三川殿門神,則是陳壽彝許連成對場作。慈祐宮目前留下最古老的文物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信眾所獻的供桌,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天后宮祀田匾。最名貴的一尊神像為明朝的魁星爺,樣貌為紅髮青面、頭生雙角、巨口獠牙,左手執銀錠,右手執殊筆。還有一頂古董鸞轎,在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媽祖誕辰時會載媽祖神像遶境。剪粘則有葉進祿的作品。

後殿的觀音神龕有一塊以整塊木頭的木雕,俗稱「破葉蓮」,高約一點五公尺,寬約三十公分,厚度約五公分,有蓮枝數莖,開放蓮花、蓓蕾各一,蓮葉數片,白鷺各三隻,其中一隻啄銜小青蛙一隻,另兩隻則凌空飛翔。文建會古蹟評鑑小組於19851126日正式公布新莊慈佑宮、新莊武聖廟、新莊文昌祠為臺閩地區三級古蹟,而同地的新莊廣福宮為二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