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興建最早的城池是在1624年由荷蘭人興建的熱蘭遮城,也就是現今的台南安平古堡所在地,在2024年即將建城滿400周年,成大為紀念周年,從2018年開始執行台灣學計畫,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挖掘從未曾出土、位在熱蘭遮城東側的大員市鎮,也是台灣最早興建的市鎮。
成大考古所根據各項資料以及雷達探地檢測,界定了目前深埋在地下的大員市鎮大約的輪廓,在去年底試挖三個坑,果然一挖中的,今天特別公布挖掘成果,市長黃偉哲與成大校長蘇慧貞都到場關切。
今天曝光的挖掘坑是在現今石門國小北側,從荷蘭時期的地圖估計,大約是大員市鎮的北緣。
成大考古所所長劉益昌表示,從挖掘坑裡可以清楚的看到清代大型的磚造建築結構,不像是一般的民房建築,而是寬度大約80公分的一堵牆,牆內外的土顏色明顯不同,經過成大土木系教授李德河的分析,牆內的土是屬於陸相,而牆外的土則是明顯的海洋沉積物。
劉益昌表示,這個結果讓人相當興奮,顯見這堵牆就是當初用來阻擋海洋侵蝕陸地的海堤,牆外是台江內海,牆內就是大員市鎮,考古團隊成功地找到市鎮的邊界。
而從過去的文獻記錄,從荷蘭時期到明鄲、清代都有陸續修建海堤。
考古團隊陸續並在石門國小南側及現今的劍獅埕園區挖掘,南側發現清代的溝渠及房屋的基礎,
而劍獅埕的地下則非常完整可以看到從荷蘭到清代層層的堆積。
劉益昌表示,由於當地地勢低窪,過去歷代的興建都是向上堆積,很少向下挖掘,因此才能夠保存完整的紀錄,而劍獅埕在清代是水師五館之一的「金門館」所在地,這次也挖到了金門館的建築遺構,非常精彩。
成大希望能夠繼續在安平挖掘,了解大員市鎭大約的樣貌;而黃偉哲上午也對台南「挖地三尺就有古蹟」相當高興,並承諾未來如果有更多的發現,將會找適當地點做大面積的開挖。
pu20108
回覆刪除可以挖掘出這座古城真的是令人興奮,往後也可以了解更多荷治時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