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綜院院長吳再益:現在進東南亞 正是水到渠成時

新政府面對經濟發展緩慢、兩岸交流中斷的風險,拋出「新南向政策」脫困。不過,工商團體直言政府不該放棄歐美及大陸市場,企業也稱政府如果拿不出實質的「胡蘿蔔」,前進東南亞市場,企業還是只能靠自己打拚。
準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日前表示,新南向政策不只著重產業思維,更加入了人才的雙向交流。他說,「過去我們看東南亞,是將其看做Cost down(降低成本)、掠奪資源的生產基地,但現在切入的角度不同了。」台灣必須從追求Cost down的產業發展,與單向交流模式中跳脫出來。
龔明鑫指出,未來台灣與東南亞的交流是人才、文化、教育的雙向互動,要從當地居民、消費和文化、生活等面向重新思考,著重人才、資金、技術,甚至生活模式的雙向交流。
龔明鑫認為,「當整個思維改變後,看東南亞的角度也會改變」,才能讓台灣與東南亞一起共榮成長。
龔明鑫表示,東南亞的民間消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超過五成,顯示東南亞人民樂於消費,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認為,過去廿幾年來,台灣跟大陸無論在經貿或投資都密不可分,近幾年隨著大陸勞工、土地和投資成本不斷提高,及官方政策扶植大陸生產供應鏈,使兩岸產業從合作趨向競爭。他說,當前的國際經濟重心已轉移至亞洲,包括東南亞、印度等新興國家。
吳再益表示,近年來東南亞中產階級崛起,現在前進東南亞的時機已和過去大不相同,正是水到渠成的時候。
他建議,無論是新南向政策,或是中國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台灣都應瞄準兩項政策中,經濟成長速度較快的國家布局,才能跟上這些國家經濟成長的成果。

2016-05-22 02:56 聯合報 記者邱莞仁/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