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訪越 深化區域合作、避談越戰往事

美國總統歐巴馬(右)去年七月在白宮接見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 美聯社

2016-05-22 03:10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報導

分享
美國總統歐巴馬廿三日起在越南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成為越戰結束以來第三位訪越的美國總統,此行可深化與一個日益重要的區域性要角的經濟與安全關係,並提供鞏固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機會。
這是歐巴馬任內首次訪問越南,他的前任柯林頓與小布希曾分別在二○○○年和二○○六年訪問過越南。
紐約時報指出,歐巴馬此行將聚焦於未來兩國關係的發展與合作,而不會和柯林頓訪越時一樣,對越戰死傷問題有太多著墨。然而,對美國越戰老兵來說,總統訪問一個曾讓他們失去青春、純真及最親密朋友的國家,卻激起強烈的情緒,以及對於戰爭後果的無止境爭論。
曾在歐巴馬手下做過國防部長的海格受訪時說:「這些可怕回憶仍陰魂不散。越南和它對於這個國家的意義仍有許多爭議。它仍困擾著我們。死亡人數多得可怕,還有我們在那兒學到的教訓,這可怕的教訓仍籠罩著我們。」
紐約時報說,戰俘問題是美越改善關係的一個絆腳石,美國有些人一直認為在越南仍有美軍戰俘,而引發此類迷思的則是一九八○年代的電影,如羅禮士主演的「北越歸來」(Missing in Action)系列和席維斯史特龍主演的「藍波」系列電影。
對另一些老兵而言,歐巴馬此行則令人歡迎,認為它提醒了越戰結束後長大成人的兩代美國人,這場衝突對美國的重要性。對於這些人,戰爭的可怕回憶不應如此輕易地煙消雲散。
越戰時曾被越共俘虜的參議員馬侃說:「越戰美軍歸國未受到歡迎依然是國家的恥辱。那些十八或十九歲應召入伍的人,返國時形同被同胞唾棄。」馬侃說,河內街頭認識他的人搞不好比他選區鳳凰城還要多,形容自己有多常跑越南。

越南位置圖 圖/聯合報提供

補充
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為受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受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其發生在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
最先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詹森將戰爭擴大。在尼克森執政後期,美國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終打敗了越南共和國軍(南越軍),攻佔了全越南。
背景
越南在1885年至二戰前是法國殖民地,二戰中則被日本占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
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又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控制了西貢、河內等主要城市,但廣大農村已經落在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游擊隊手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
戰事結束後,雙方開始和平談判,談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954年7月21日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中國、北越、南越、柬埔寨、寮國九國外長,達成協議,稱為《日內瓦協定》。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統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內瓦協定》內容重點是: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越南、柬埔寨、寮國為獨立國;以北緯十七度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為中立國家,不得與任何國家締結軍事同盟,不得進口軍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團國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實行普選,由普選再統一南北越。按照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卻沒有舉行。
同時北方也沒有同意進行選舉。最後,美國和兩越都沒有簽署協議中的選舉條款。這樣看來,分裂的越南似乎將成為常態,就像分裂的朝鮮半島一樣。
後來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了這個協議。法國撤出印支三國之後,美國為了阻止北越的共產黨勢力向南越擴張,全力支持吳廷琰在南越建立反共政權,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世稱南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