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在台南市的台糖官田有機農場,宣布將成立「農地租賃平台」解決青農缺地的新政策,盤整5000公頃農地後,提供給青農和想耕作的農民。彰化縣青農張力仁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希望政府要有農業生產規畫的配套計畫,不要重蹈多年前成立的農地媒合平台覆轍。
78年次張力仁是彰化縣田尾鄉最年輕的包心菜青農,他說,農委會提出的租賃平台,用意良好,但不切實際,若農委會是釋出台糖農地,以他來說,最近的台糖農地在雲林縣西螺,採收包心菜是每天凌晨2、3點,除非搬到西螺租屋,不然他根本無法管理菜園;若包括民間農地,老農的配合意願是大問題。
張力仁自己耕作4分地的包心菜,還與父親一起照顧8分地稻田。他說,因農村人力老化、缺工,他和附近種菜的青農形成一個很有默契的團隊,大家會互相幫忙;也就是當他的包心白菜成熟時,其他青農會來幫忙採收、搬運,同樣的,其他青農種的菜要採收了,他也會過去幫忙。
張力仁說,採收是凌晨,栽種常在下午2點以後,農地不能離家太遠,否則栽種、巡田水、採收,甚至對突然下大雨等不可預料狀況的應變,都很難掌握。最重要的是,缺工問題要能解決。
「如果農委會的租賃平台,包括一般農地,其實早有農地銀行的媒合平台,因無配套計畫,引不起老農興趣。」張力仁說,老農如果不想再耕作,習慣透過認識的農友或農會,傳達出租農地的訊息,但不是任何人想租就能租,老農會多方打聽承租者能不能信任,不希望只是5分鐘熱度,沒多久就荒廢不管,雜草叢生後農地就完了,更擔心出面承租者是人頭,後遺症更麻煩。
他說,這幾年,常聽到有人把農地租出去後,被人挖走農地的好土,回填廢棄物或垃圾,甚至棄置事業廢物,東窗事後根本找不出幕後集團,老農的農地報銷了,還吃上官司;農委會成立租賃平台,如果發生類似狀況,要如何善後?老農也會擔心。
張力仁說,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計畫,即農委會盤整租賃農地後,應有農業生產的規畫與輔導;即這個區塊要種什麼,那個區塊種什麼,農業缺工的如何克服,還要成立一個專業的團隊從旁輔導。如果只是單純提供土地租賃服務,沒有整合性規畫,可能很難吸引青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