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田職物所」高慶榮──活化閒置空間 青草學堂重現虔誠神農信仰

文/游苔 圖片提供/汪忠信20191118
遠離嘈雜的大溪老街,「日日田職物所」坐落距離大溪交流道不出5分鐘車程的南興里,緊鄰以神農大帝為信仰的永昌宮,燙著捲髮、戴著圓框眼鏡的高慶榮倒了一杯青草茶,訴說著他與故鄉的故事。
對於大溪,大家較有印象的是大漢溪東岸的大溪老街,田野調查、文史紀錄也較為完備。不過,其實大溪西岸的產業文史也不容小覷。不但是大溪開發墾拓的起點,擁有石門大圳第一道優質的灌溉水源,一直以來是大溪地區的穀倉,曾產出有機冠軍米、品質優異的溫室蔬菜水果更是供應全臺。
近年北二高與66快速道路的開通,帶來便捷交通,地方的地景地貌相對改變,工廠進駐、高樓築起,舊時代的生活脈絡與文化歷史,流失速度可說是大溪地區之冠。
高慶榮(後排左一)回鄉參與社區營造。
高慶榮的故鄉大溪南興里,正位在這片文史流沙之中。曾在高雄求學,輾轉在臺北與臺中擔任美術教職的他,某年到嘉義深度旅遊,意外發現真正令人感動的是其中的人與地方故事。然而,當他回想起自己的家鄉,腦海竟卻陌生無所知,這份在意,促成他辭去美術教師的工作回到大溪。
於是在105年,他整理了這間位於永昌宮廟埕旁的老舊倉庫,成立「日日田職物所」,象徵著在農村每一天的生活、構成美好的樣貌,成為南興庄第一個回鄉工作的社區營造者。

從信仰切入,再現農業社會的神農信仰

「最大難題就是,要告訴別人『我是誰?』」回想當時的情景,高慶榮說,自己選擇從「信仰」層面接觸社區居民,日日田職務所的鄰居永昌宮,是一座主祀神農大帝、擁有276年悠久歷史的廟宇。高慶榮說,永昌宮是桃園信奉神農大帝的廟宇中最「資深」的一座,每年神農大帝誕辰時,庄內都會舉辦熱鬧的繞境活動,但近年農村人口外流,不但遶境停辦,就連歷史文化的傳承都出現斷層。
日日田職物所鍥而不捨地進行田野調查,舉辦「青草學堂」,以生活中實用的藥草常識重新詮釋神農信仰,又或者舉辦工作坊,教大家植物染、植物編織,透過共學共造的過程累積地方知識學。藉此開發一套獨家導覽方式,每當外界團體來到南興里參加導覽,所有的故事都從永昌宮開始出發。
以神農大帝為信仰的永昌宮。
「一溪、二樹、三穿門、四寓言、五剪刀,」高慶榮解說這口訣背後的故事,便是大漢溪的右岸、廟埕上的兩棵大榕樹,廟門口的三道門、四座石雕分別代表四則不同的寓言故事,最後,再請大家在廟裡尋找隱藏在廳堂中用以鎮煞的五把剪刀。透過活動,娓娓道出永昌宮的歷史故事。
漸漸地,南興里的居民對於日日田職物所,從陌生到好奇,從了解、到認同。高慶榮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永昌宮的年度信徒大會上,他向地方長輩報告自己田野調查新考證而來的資料,一位年邁的長輩舉手發言,激動地說:「年輕人你們做得很好,我終於知道怎麼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信仰了!」

活化老舊空間,廟埕裡的時尚服裝走秀

107年開始,高慶榮參加水保局「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發起「南興庄神農事」重新打造聚落、營造南興庄生活圈。以「以修代租」模式活化五個閒置農業空間,有的是獨棟建築,有的則是傳統三合院,將不同性質的年輕創作者帶進農村。比如在地青年承租空間進行皮革創作、或是在三合院的廚房用傳統大灶製作客家米食。
日日田職物所打造專屬在地的選物平台。
在地也漸漸聯結許多不同的青年創新能量進入南興庄,去年,有以牛仔布做再生設計的香港服裝設計師,聘用南興庄的婦女來製作,發展成社會企業。也有設計師在廟埕舉辦走秀,「我期待點與點之間串聯成線甚至面,形成屬於大溪西岸的品牌價值,」高慶榮說,今年,則是一位包裝設計師進駐,期待與生產高品質農特產品的農民們激盪出更美的火花。
近兩年,高慶榮還串起日本高松祭典來訪南興,與地方居民互動,讓神農信仰文化停辦多年的遶境活動起死回生。這個點子發源於校園,在社區獲得廣大迴響,到了神農誕辰那一日,社區扶老攜幼超過200人共襄盛舉,浩浩蕩蕩地參加遶境,「有一段路,我們完全遵循古法,帶著大家走在田埂上,」談及此事,高慶榮難掩自豪。
今年,日日田職物所擔任「農STAY」接待團隊,四天三夜農村體驗,帶著20幾位大專院校學生,騎著腳踏車悠遊在廣大的田野與森林之間,也藉由這個機會,首次整合南興里附近的農場資源,在非觀光區的南興里提供住宿服務。接著,也提供洄游農村的駐村基地,讓更多年輕人進入村落生活。
「年輕人在田野調查時多跟村里長輩互動,會激盪出完全不同的火花,」高慶榮說,當年輕人實際走進村落,會發現大溪的故事遠超乎自己想像。他說,現在外界多以日治時期史料為爬梳歷史的起點,狹隘地認為大溪老街就是此地的源頭,殊不知,全臺第一座開漳聖王廟、第一個人工開鑿埤塘,加上永昌宮虔誠的神農信仰,在在顯現先民墾拓的路線,是從霄裡、興南一路至老街一帶才發展出商業行為。
所有努力都將化為累累果實,剛回到南興里時,許多老朋友不解高慶榮為何挑一個這麼冷僻的地點做社區營造,經過這幾年的投入,朋友再來拜訪他,紛紛改口說:「你這個點很好!」明年底,日日田職物所將新設「大溪物產小賣所」,將大溪的農產品,結合年輕包裝設計師的創意,推出地方選物販售平台。他更積極計畫承租一塊已20年沒有人為耕作的農地,預計作為濕地復育之用。
以後再來青草學堂見習,不再只是在講義上學習野菜知識,還能到濕地實際採集野菜,若是來對了時間,還能在夜裡看見點點螢火蹤跡。那才是他記憶中南興里最美好的時光。

2 則留言:

  1. PU101葉宇芯
    身為半個大溪人從小到大的記憶都只侷限在大漢溪東岸,沒想到大漢溪西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藉由這群年輕人,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大溪

    回覆刪除
  2. 這裡相較平常去的大溪,比較少人知道,但在當地居民的努力下有能看見新的一片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