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文化沒有付小費的傳統,在中國大陸或台灣,只有較高級的餐館用餐,或在飯店住宿、跟團旅遊會加上少許服務費或小費,絕大多數服務性行業,都不付小費;學者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人追求實用價值的消費觀,和美國人願意為服務這一無形的價值付費。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范寶舟曾在中國的「人民論壇」期刊發表「從自願打賞看中西方消費文化異同」一文指出,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觀念,偏好有形的物質而忽視無形的服務,追求實用價值而忽略審美價值,強調自然生理的滿足而忽略精神與社會需求的滿足,因此以服務人員親切的微笑、溫暖的話語、熱情的介紹等,都不被視為消費中的必須品。
相對於西方人講求餐廳環境、服務質量及用餐體驗,范寶舟說,中國人更願意為有形的菜品埋單,對具有附加價值的無形服務,則表現出了主觀隨意性。
相較之下,在美國給小費,不只體現了對服務人員的尊重以及對其服務價值的肯定,顧客也通過用金錢買服務的等價交換方式,實現了當代西方推崇的人人平等的觀念。
美國文化裡,小費代表著用金錢買服務的等價交換方式。(記者邵冰如╱攝影)美國文化裡,小費代表著用金錢買服務的等價交換方式。(記者邵冰如╱攝影)
如果從歷史來看,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歷史系博士毛佑嘉表示,起源於歐洲中世紀的小費習俗為一種展現貴族化與階級感的生活習慣,雖然現在美國的小費文化已脫離了奴役與炫耀的含義,但仍然殘留當年英美文化中的階級觀念,例如平價的漢堡快餐店,沒有服務就無需小費;但小費也把原本雇主與服務員之間的矛盾,巧妙地轉移到了顧客與服務員之間。
中國現在雖沒有小費文化,不過與之相似的「打賞」與「紅包」習俗,卻也有千年歷史;他說,古代廚師、裁縫、僕人等工作,經常會得到主人或客人給的小錢,例如小說「金瓶梅」中寫到西門慶吩咐手下「抬盒的每人與他五錢」,東家其實已經付了錢,西門慶卻還要賞,這就是「小費」。
不過,打賞與小費的不同之處在於,打賞仍充滿著隨意與主觀性;另外,華人文化會直接把錢做為禮物,並以此表達喜愛和感謝,例如過年時長輩給紅包、雇主給勞工,但美國文化中的金錢是直接與服務相對應,不代表喜愛,也不可直接當成禮物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