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全球最易受災地區

台灣 全球最易受災地區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3/28 03:16 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台灣是全球災害排名第1,如何妥善利用我們的國土,趨吉避凶,是大家不能再逃避的問題!」長年參與我國重大交通建設的歐晉德語重心長提出警告。



世界銀行在2005年依據各國人口密度,與人民暴露在旱災水災颱風(颶風)、地震、火山爆發、地滑等各種不同型態的天然災害的風險可能,提出災害高風險區評估報告顯示,世界上有一半人口,約34億人口暴露在這些天災的威脅中,全球僅2成的陸地存有超過1種自然災害的威脅。



但是,歐晉德說,台灣竟面臨2種災害風險的可能性高達9成,3種複合式災害的可能達73%,而全球僅有5%的國家,約35國有3種複合式災害,因此世銀評估,台灣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容易受到天災的地方,即使是最近才發生地震與海嘯日本,排名尚落後我國,排名第7。



在這樣的壓力下,歐晉德認為,必須嚴肅思考我們的國土利用政策,以水資源為例,台灣常因缺水,而發生旱災,缺水程度排名全球第18位,但是颱風、豪雨一來,又有水災,降雨強度是全球第13名,為什麼會留不住水呢?



因此他認為水資源必須從「頭」規劃,為了養蓄高山水源地,上游住民應有開發上的限制,不能砍樹種植菜園、果園,但是政府要幫他們考慮生計問題,可以輔導他們經營民宿,發展觀光,而下游使用潔淨飲水的人,應該對上游的人有所補貼。因此台灣的水費應該要檢討,目前台灣的水費一度約7~10元,一度的水相當於一噸,水費如此低廉,自來水公司沒有經費進行水管更新建設,民眾又如何會珍惜水?



另方面,山坡地也該有它原本樣貌,不能再種高麗菜或檳榔,那只會讓上游土石更往下游沖刷,造成土石流災害,使得整個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規模9大地震 臺灣不易發生


針對日前日本發生芮氏規模9強震,並引發海嘯,造成核電危機,國科會副主委陳正宏表示,以台灣地理位置來看,規模9強震不易發生,但宜提高警戒標準,預防規模8強震。


陳正宏今天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記者會中指出,從1900至1999年台灣地震紀錄來看,規模最大是7.5,部分人誤以為規模7.5和9非常接近,事實上日本引發海嘯的規模9強震,換算成對環境衝擊釋放的能量是規模7.5的177倍。

他強調,台灣人對地震要有警覺,但仍要理性;這次日本強震與台灣位屬不同板塊,以台灣地質環境而言,台海附近海底板塊擠壓不易有大的連續破裂,造成9.0強震,但仍可能有規模8.0地震。

萬一發生8.0地震,最可能影響台灣那個區域?他認為,應該是台灣東北部外海,主因菲律賓海板塊向北移動,延伸成琉球海溝系統,在弧溝系統邊緣發生強震,推估為東北外海位置。

他進一步解釋,地震發生要有大規模斷層推動,且須在板塊附近,並搭配弧溝系統,所謂弧溝系統就如大家熟知的馬里亞納海溝,很多經典的二次世界大戰影片都取材於此;太平洋火山帶分布與島弧的弧溝系統一致,地震常沿火山周邊發生。

他說,台灣海峽太淺了,海板塊擠壓不易形成連續破裂,引發強震相對不易;若從地震引發海嘯角度來看,東部地區海域深度夠,海嘯不易成形,日本強震引發海嘯,流到琉球只剩30公分,到台灣只剩10公分,比較可能發生海嘯地區是西南部。

他指出,地震引發海嘯對各地區影響可透過模擬得到答案,目前科學已可精準預估,日本強震引發海嘯後,日本即精準預估到琉球時高度只剩30公分。

不過,他強調,震災造成的損害不一定和強度成正比,過去經驗顯示,很多規模只有5、6左右地震,卻造成龐大傷亡人數,還是要小心。【取自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