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產業(二)

第一單元      臺灣的人文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3課   臺灣的產業(二)
 
1  第二級產業為工業,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
類型定義實例
傳統工業
( 輕工業 )
產品重量較輕,昔日大多需要密集的( 勞力 )。
紡織工業、食品加工業等民生工業。
( 重工業 )
產品重量較重,工廠規模較大,通常需要較多的( 資金 )。
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石油化學工業。
( 高科技 )工業
隨著科技發展,新興工業運用大量技術、資金於產品的研發。
資訊、生物科技、奈米科技。
2  工業區位:設置工廠的有利地點,通常會考量降低( 成本 )、增加( 利潤 )等因素。
工業區位因素實例
原料
(1)原料重量重、體積( 大 )。
(2)製成產品後,重量變輕、體積變( 小 )。
(1)水泥廠多設於石灰石產地。
(2)糖廠多設於甘蔗田附近。
( 交通 )
(1)原料大多自國外進口。
(2)原料相當笨重。
石油化學工廠。
( 動力 )
製造過程需消耗大量電力。
煉鋁工廠。
市場
(1)產品易腐、易碎。
(2)加工後體積( 增加 )。
(3)產品具( 時效 )性。
(4)產品銷售的運輸成本高於原料的運費。
(1)麵包工廠。
(2)玻璃工廠。
( 勞力 )
工廠需要大量或是高技術性人力來製造產品。
(1)紡織工廠。
(2)軟體設計公司。
( 政策 )
政府為了促進工業發展,設置( 工業區 ),利用優惠的措施,吸引企業設廠。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1  臺灣工業發展在各時期的重點類型有所不同。
時間(民國)產業類型發展優勢
五十年代以前
( 農產加工 )業
以農、林等第一級產業加工為主。
五十年代
( 勞力 )密集性工業
政府成立( 加工出口區 ),利用廉價勞力與優惠政策吸引國外的資金和技術進入。
六十年代基礎工業
配合( 十大建設 ),以發展鋼鐵、石化、造船等
( 重 )工業為主。
69年
( 高科技 )工業
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政府以( 新竹 )科學工業園區為發展基地,將相關產業的工廠聚集在一起。
七十年代資訊、家庭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等工業
朝向( 技術 )、( 資本 )密集的工業發展。
八十年代以後
( 高科技 )產業
目前為臺灣工業發展的重心。
2  部分傳統( 勞力 )密集產業,為了降低成本,逐漸轉移至提供廉價勞力的( 東南亞 )和( 中國 )等地發展。
3  臺灣的工業多分布於( 西 )部:
(1)  北部:以( 電子 )、( 資訊 )業為主。
(2)  中、南部:多分布於海運便利的地區,以( 加工出口 )區和重工業為主。
(3)  東部:工業發展受( 地形 )限制,交通不便,因此工業區較少;水泥工業因( 原料 )區位,成為當地主要工業。
 
1  第三級產業又可稱為( 服務 )業,其中最主要的是( 商業 )活動。
2  依商品交易對象和數量,商業活動可分為:
(1)  批發與( 零售 ):傳統商品流通與交易的方式。
(2)  量販:採( 以量制價 )的方式,提供消費者大量購物的便利。
(3)  無店鋪:新興購物方式,包括網路購物、電視購物等,因無實體店面,可省去店面營運成本。
3  依貨物交易範圍,商業活動可分為國內買賣與國際貿易,以( 國際貿易 )為臺灣的經濟命脈;臺灣目前的國際貿易合作夥伴為( 中國 )、( 日本 )與( 美國 )。
4  ( 出超 ):一國的出口產品總值大於進口產品總值,又稱為貿易順差。
5  ( 入超 ):一國的進口產品總值大於出口產品總值,又稱為貿易逆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