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第六冊非洲單元補充資料~中國在非洲遂行經濟殖民

中國在非洲遂行經濟殖民

非洲是哪一國的殖民地?許多人憑著印象會告訴你,非洲南邊主要是英國的殖民地,北非則大多是法國的殖民地,剛果等地則分屬德國和比利時等國。然而這些殖民帝國早就撤退了,如今在非洲遂行經濟殖民的可能是中國。

《韓國時報》昨日刊出前非洲發展銀行高級官員撒努•姆巴亞 (Sanou Mbaye)的投書:<非洲不會容忍殖民主義的中國>。

姆巴亞指出,中國師承《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在非洲確保中國企業可以得到能源和礦產供給、開拓新的市場、削弱台灣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鞏固自己在全球事務上的權威,並且得以享有非洲國家銷往西方市場的額度(中國接收了南非和奈及利亞的紡織業。這些產品銷往西方市場時打著非洲製的名號,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的出口商品)。
姆巴亞說,中國很精明地打著昔日不結盟運動的旗號。當年非洲國家把中國看做是同樣受到壓迫的兄弟之邦,並且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台灣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中國則支持非洲進行反殖民鬥爭,並且反對種族隔離政策。

為了要使自己在非洲的活動看起來是雙贏的局面,中國將西方國家在非洲的活動描繪為一種剝削。他宣稱西方國家利用各種不平等的貿易的手段,綁架了非洲國家。
然而中國人對於自己在非洲的所作所為對非洲發展所造成的機會和風險卻避而不談。儘管中國的貿易、外來直接投資以及援助可能帶給非洲成長的機會,但卻也促成了「贏家對輸家」的結果。除了石油之外,非洲對中國處處貿易逆差。

更嚴重的是,非洲外銷給中國的產品比外銷給世界其他地區的產品更不需要技術。中國從非洲進口的產品中,有80%是未經處理過的。同樣的,非洲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也品質不良。
當前中國對非洲的直接投資的確是在增加之中,但這些投資其實夾雜著貸款,其中有不少都被重複計算。隨著中國提供的貸款增加,非洲國家背負的國債也就更重。扣除掉那些貸款,在非洲真正的第一大投資國其實不是中國,而是南非。

中國高唱「不干涉內政」以及「政商分離」,取悅了非洲國家的領袖,讓他們稱頌中國與他們之間的合作。幾個世紀以前,西洋帝國主義興起時,當時非洲的領袖也曾為了要享用從歐洲進口的商品,而將自己的子民拿去交換,當作奴隸出口。

如今,許多非洲國家領袖和中國之間進行的交易也是如此,以非洲的原油、礦產和金屬,交換中國企業承包的基礎工程。因此,中國勞工被進口到完全不缺勞動力的非洲大陸。短短不到10年,在非洲的中國人就比曾經殖民非洲好幾個世紀的歐洲人還要多。中國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非洲實施種族隔離,讓非洲員工處於非常惡劣的工作條件之下。

如今,中國已經掌握非洲許多產業。隨著中國的工資上漲、幣值上漲,中國的製造業是否會使用他們在非洲建好的設施,以他們這些年來送來非洲的中國工人,拿非洲做為他們的生產基地呢?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本週日刊出該報記者萊斯(Xan Rice)的報導<中國在非洲的經濟侵略>。
萊斯報導,冷戰結束後中國派人前往非洲,目的不是當年毛澤東時代的鞏固邦誼,而是著眼於經濟利益。1999年,在烏干達的中國人包含中國政府派駐人員在內,總共只有數百人;如今最保守估計也有7千人。10年前,在整個非洲大陸的中國人不到10萬人,如今已逼近百萬人之數。
在1999年,中非貿易額為60億美元;到了2009年,已經成長到900億美元。去年的貿易額初估已經達到1千億美元。非洲出口一些天然資源(油、鐵、白金、銅、木材等)給中國;中國則將一些製品賣給非洲。中國官方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年,北京都提供非洲各國政府數十億英鎊的補助與貸款,以確保能夠取得一些原料,或者讓中國企業得以在某些基礎建設獲利。
中國於2010年取代英國成為烏干達最主要的外來直接投資國。在烏干達的首都坎帕拉,當地的人對中國人相當友好。然而在其它的地方就未必如此。在非洲南部某些地區,許多中國商人拿旅遊簽證入境後非法居留,就頗受憎恨。最近,尚比亞就發生某間煤礦公司的中國經理射殺了兩名抗議工資問題的尚比亞員工,引發尚比亞舉國憤怒。在蘇丹和衣索匹亞,叛亂團體則殺害了一些中國工人,因為中國人被視為地方政府的代理人。【取自新頭殼】2011/2/9

1 則留言:

  1. 中國的建設已經慢慢開始影響非洲了國31043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