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達成2050碳中和 專家建議這樣做

2021.04.20  聯合報

為推動減碳,各國政府拿出魄力,積極推動低碳經濟;反觀台灣,減碳進度落後國際,連政府擬開徵的「碳費」,也遠低於國際普遍價格。專家建議,除成立減碳專責組織,台灣也應推動企業使用綠電,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

放眼國際,若要達成2050碳中和,四條件缺一不可:國家領導人的減碳決心、法令、專責組織、政策執行力。可惜,台灣這四項條件都缺。

南韓總統文在寅去年發表「2050碳中和宣言」為南韓設下標竿。雖是在興論壓力下表態,但總是拿出態度:南韓實現碳中和,不僅要和國際步調一致,還要創造世界典範。這是領導人的決心。

南韓的策略是靠先進的氫能等低碳能源技術、構建碳中和財政專案、推動綠色金融等綠色新政,立法並設立直屬總統府的「碳中和委員會」。執行「鐵三角」到位。

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說,英國花十幾年訂「氣候變遷法」,規畫碳中和的發展藍圖,「目標很清楚,要創造43萬個就業機會,每年低碳經濟成長11%」。結果驗證,這些年來減碳43%,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7成。減碳,經濟依然蓬勃。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好奇英國如何晉身為綠色典範?他發現,各部門編列五年一期的減碳目標,由國會通過,具強制力;成立獨立機關「氣候變遷委員會」,監督執行進度。

此外還課徵「碳稅」,燃煤發電占比從30%降到2%,十年內減碳44%2025年更要「脫煤」,停止燃煤發電。英國創造低碳經濟,例如補助更換電動汽車、投入低碳燃料創新研發,達到提高生產力、保護環境也提供就業機會,三贏。

英國還任命史無前例的「氣候變遷大使」,與各國洽談綠色金融、碳稅、碳交易等議題。

英國政府補助更換電動汽車,創造低碳經濟。圖/路透社

反觀台灣,「政府缺乏好智囊和研究能量」,許晃雄舉例,「執政黨有5名立委在推動2050碳中和目標,行政院有永續會和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卻起不了作用」,顯示這些單位位階太低。眼看著環保署把「溫室氣體管理法」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卻不敢把「2050碳中和」目標入法,也沒有跨部會的指揮機制,都顯示「這不是一部有執行力的上位法案」。

「減碳該和防疫一樣認真對待」,許晃雄表示,應比照「災害防救法」、「傳染病防治法」的規格,拉高層級,掌握指揮權。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對案,主張在行政院增設「氣候會報」,列出13個減碳權責機關,用「碳中和國家隊」投入減碳。

「行政部門的系統整合是第一步。」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指出,減碳機關如多頭馬車,先把政府「大腦」整合,接著讓企業的「氣候成本內部化」,碳中和目標才可能成功。

周桂田主張,台灣要徹底擺脫以廉價水、便宜電和低工資為基礎的「褐色經濟」,改為「綠色經濟」。台灣能源轉型落後全球至少十年,就是因為政府長期壓低水、電、油價格,讓企業忽視排碳等外部氣候成本。

碳費訂太低 減碳推不動

台灣推動減碳的進度遠遠落後國際,好不容易開始討論對產業課徵「碳費」作為與國際「碳關稅」接軌的起步,但傳出每噸碳只收4美元(約新台幣116元),與韓國的33美元、世界銀行建議的4080美元相距甚遠。專家認為,碳費是引導企業甚至全民減碳的重要工具,太低的費率連「贖罪券」都談不上,根本無法讓產業改變。

「不能讓貿易國認為台灣是『有做就好』,結果卻是做白工。」KPMG氣候變遷及企業永續發展團隊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說,台灣現在訂的減碳目標是2050年排碳量回到2005年的一半,承諾已和國際目標有明顯落差,碳費如果又訂得太低,看起來就是對減碳這檔事「很沒誠意」,若遭國際「算帳」,也不令人驚訝。

林泉興說,台灣收碳「費」,和國外收碳「稅」不同。「費」是就費用或成本,像垃圾費隨袋徵收用;國外的碳「稅」,是企業做好減碳,政府會透過其他方式把稅還你,

林泉興說,全球已有30種以上的碳稅和碳交易機制,好讓企業努力減碳降低成本,也能把自己多減的碳賣出去賺「綠金」;但台灣既不打算建立「排碳總量管制」和「碳交易制度」,連碳費訂價也低到不會有用,環保署最早的版本只有4美元;不談國際模範生瑞典的碳稅每噸133美元、法國碳稅一噸49美元,連鄰近的南韓也要33美元,台灣的4美元會成國際減碳笑話。

環保署說,台灣正評估拉高價格,目前規畫先收碳費,再朝「碳交易市場」邁進。

台北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說, 台灣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光收碳費無法達成,要有「碳權抵換交易制度」,才能見效。例如管制大排放源的排碳總量,鼓勵減碳有成的中小企業可以提供「碳權」給大排放源,讓「碳權」變成商品,碳權市場有流動性,能促成產業轉型,而且現在就有法源可做。

但知易行難,環保官員說,政策背後免不了會有產業發展的壓力,像去年減碳依法要達2%,但產業因疫情產業回流,經濟表現亮眼,用電量跟著成長,減碳成績也就難看。這些經驗讓主管部門更加保守。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若要達成「2050碳中和」,讓企業大量使用「綠電」,應是最好的解方。

問題是:台灣的「綠電」在哪兒?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認為,綠能是減碳的根本,台灣再生能源發展並不順利,用電一路成長,排除核能之後,高比重的火力發電很難達到碳中和目標。

放眼未來,產業被缺電、國際供應鏈減碳壓力及無法碳中和等壓力夾擊,企業還能「根留台灣」嗎?逐「綠能」而居,產業可能為了自保再掀一波外移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