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溪逐步進化 桃園打造前瞻治水新典範

 2020/09/03 23:33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老街溪起源龍潭區,流經平鎮、中壢、大園3區,過去縣府時期完成老街溪開蓋計畫,於老街溪河畔完成林澗生活園區、水岸景觀改造、礫間處理展示廊道、河川教育中心等工程;,升格直轄市後,市府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11.7億元,以開蓋段為中心啟動老街溪治理及親水環境營造計畫,上游平鎮鐵騎段已完成,下游「老街溪斷面44至斷面46-1堤防改善工程」及「老街溪青埔水都計畫」,今年5月同步開工,後續尚缺7.3億元,持續爭取前瞻挹注,以延伸親水綠帶,打造前瞻治水新典範。

桃園市長鄭文燦3日陪同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冒雨視察這兩項工程時表示,老街溪從上游石門大圳相思仔步道、經過3座紅磚糯米橋(安樂橋、鎮南僑、伯公潭橋)、八角塘與新光吊橋至開蓋廣場,開蓋廣場下游部分,計畫營造兩鐵通勤段(環北橋與領航南路)、西城譯道段(航空城四周)與水鳥飛逐段(大園都市計畫至許厝港出海口)三階段的短、中、長期計畫,老街溪環北橋至高速公路橋的治理預計明年4月完成。

鄭文燦感謝水利署補助桃園市前瞻計畫,「老街溪斷面44至斷面46-1堤防改善工程」總經費8.3億元,將新設兩岸堤防各約1.2公里,與自行車道串連,工程設計除滿足50年不淹水的目標,施做固床工基礎與砌石護岸外,還兼顧保護次生林,維持生態棲地,在環北橋下採魚鱗工法增加河道曝氣與溶氧,並引用農田排水讓民眾近水親水,預計明年4月完工。

另「老街溪青埔水都計畫」補助3000萬元,原規劃橋下穿越道、吊橋等設施,因設計階段遇到網路社群與生態團體反映青埔地區有候鳥棲息在老街溪河畔上,市府本於尊重生態的立場,與居民、生態團體溝通,決定減少施工量體,新闢自行車步道迴避現有的喬木,預計明年1月完工。

針對老街溪兩鐵通勤段的短期目標,環北橋至領航南路水利署已核定前瞻第一期補助,目前尚缺7.3億元,水務局則計畫今年核定,明年徵收,2022年開工,2023年完工,把機捷A20、21、22站與高鐵桃園車站串連,讓老街溪蛻變為前瞻治水新典範。

對此,賴建信認為前瞻基礎建設有三個內涵,包括水與發展、水與安全以及水與環境,希望兼顧防災、用水安全及區域發展。老街溪治理工程完工後,除了滿足50年不淹水的目標,施做固床工基礎與砌石護岸,也維持現有的生態棲地,完工後將提供民眾良好休憩空間。

正在施工中的「老街溪斷面44至斷面46-1堤防改善工程」。(記者李容萍攝)

正在施工中的「老街溪斷面44至斷面46-1堤防改善工程」。(記者李容萍攝)

桃市府工程團隊保留「老街溪青埔水都計畫」的植栽及河岸景觀,以最小環境衝擊的方式減量設計。(記者李容萍攝)

桃市府工程團隊保留「老街溪青埔水都計畫」的植栽及河岸景觀,以最小環境衝擊的方式減量設計。(記者李容萍攝)

老街溪上游平鎮鐵騎段已全部完成,向上延伸至新光吊橋、伯公潭、八角塘等客家田園風光。(記者李容萍攝)

老街溪上游平鎮鐵騎段已全部完成,向上延伸至新光吊橋、伯公潭、八角塘等客家田園風光。(記者李容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