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野放石虎 紀錄片獲國際白金獎



「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紀錄片」獲得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高殊榮白金獎。 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分享


為完整記錄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石虎的生存樣態,農委會特生中心委外製作「大地的孩子─小石虎返家之路紀錄片」,團隊為拍攝夜行性石虎,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並要克服黑暗中拍攝的困難。耗時兩年,記錄下兩隻小石虎「集寶」與「集利」姊弟野放後的生活。
導演許鴻龍與攝影團隊將兩年間拍攝一千六百多個小時的畫面,剪接出廿三分鐘的紀錄片,今年四月十八日獲得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高殊榮白金獎。該影展是美國前三大獨立製片影展,包括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盧卡斯,以及李安等國際大導演都曾獲此獎項。
許鴻龍指出,石虎全台只有三到四百隻,數量稀少,要拍到石虎十分不容易,片中集寶與集利是特生中心收容的兩隻受傷石虎—母石虎「阿姓」以及公石虎「小公貓」兩年多前所生;集寶與集利八個月左右,前年底研究人員在牠們的身上綁上無線電發報器追蹤後陸續野放,透過定位追蹤牠們的野放生活。
許鴻龍說,石虎跟人類作息相反,拍攝必須在夜間進行,且石虎怕光,得要透過熱感應攝影機、夜視攝影機等高感度的攝影機,才能夠在夜間拍到石虎。
許鴻龍說,石虎生性害羞、怕人,拍攝期間除了要遠離石虎廿至卅公尺之遠,還要全程穿著迷彩服、戴迷彩帽,並且用掩蓋障,只露出鏡頭拍攝,才能讓石虎表現出獵食、抓魚等正常習性。
不過,由於集利跟集寶都是在特生中心中出生、長大,特生中心當時決定是否野放前,曾引發正反兩極討論前,反對者擔心牠們雖仍具野生動物的求生本性,但野放恐遭遇危險。
許鴻龍說,弟弟集利在野放一個多月後,無線電發報器就失去訊號,判斷可能是無線電沒電或發生意外;集寶在野放後,左前肢被獸夾夾斷、後背部被其他石虎咬傷,身心受創的集寶現在被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展示。
特生中心表示,該片由金曲獎得主蕭賀碩與知名作家劉克襄擔任國、台語的配音,希望藉此喚醒大眾對於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愛護之情。影片可上網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cFSV1DQD0觀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