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保種 農作多樣 天災不用怕

氣候變遷挑戰加劇,國際大國紛紛投入保種、育種,尋找超級種子的可能性。反觀台灣,相關經費卻年年縮編、人力斷層也成實務難題。反倒第一線農民投入保種、育種,尤其又以原住民最有系統性地從生活中運作,對於他們來說,留住家傳種子不只是留住傳統文化,也比起市售蔬菜更能抵抗氣候逆境。
「一顆種子就是一個希望。」部落保種逐漸遍地開花,地方農改場則扮演關鍵角色。阿美族的吳雪月近兩年在花蓮吉安的台開心農場,種植輪胎茄、昭和草、黃藤等數十種阿美族野菜;花蓮邦查農場負責人蘇秀蓮發現阿美族的傳統野菜在風災、寒害中都沒有受損,她相信未來氣候變遷中,適合本地種植的野菜,將是餐桌上可替代的重要食材。
吳雪月、蘇秀蓮都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保種的合作對象。花改場近年陸續與原住民共推原民作物保種,二○一五年更成立原住民農業研究室進行系統性保存,未來希望讓保種再往下扎根,前進校園。
花改場原住民農業研究室助理研究員林泰祐表示,原民特色作物不僅營養成分豐富,更重要的是有耐氣候變遷逆境的能力,但也因部落人口老化,種植減少、種源逐漸流失,特色作物亟需被保存。
相較種原庫「保存種子」,花改場走訪部落,向長者詢問種植、使用方式,以及作物故事、文化意義等,記錄後歸納成冊,讓當地農民種植,並協助開發相關產品、舉辦節慶;並在部落國小設置保種田,讓保種不只留下種原,也留存文化與語言知識。
新竹縣鎮西堡部落的保種習慣則從未斷過,老人家代代叮嚀「一定要保存作物種子,哪天當氣候變化,乾旱、大雨時,種子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婦女每年採收作物後,就會貯存種子,春天再取出播種,近年溫度節節攀升、旱澇頻仍,種子都有足夠耐受力。
長老說,若將種子保存在倉庫、瓶罐中,恐怕卅、五十年後取出來時,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溫度、雨量,唯有不斷在田地間種植、選種、保存再栽種,才能讓種子逐漸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教授林益仁說,他認為保種不只是「保存種子」,更是透過保存種子來「保存知識」,才能知道如何在種植過程中,還能存有善待土地和生態的知識,對抗氣候變遷。
2017-07-24 00:14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