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區域發展

區域間的差異1  臺灣區域發展不均,具有下列差異:
(1)( 人口分布 )的差異:各區域人口密度的高低,是( 環境 )的特性與( 經濟發展 )程度的具體表現;目前臺灣四大區域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為( 北部 )區域,最低的區域則為( 東部 )區域。
(2) ( 產業發展 )的差異:不同區域的產業結構,關係著區域間居民所得的高低,與經濟成長的快慢。( 北部 )區域工、商業業人口數從所占的比例大約是46.2%,超過其他三區域的總和,更凸顯區域發展的不均。
(3)  ( 生活 )層面的差異:由所得觀察,(  )業、( 服務 )業發達的區域,就業機會較多,所得也較高。而區域內教育資源的豐缺,與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會影響居民未來的所得

區域差異的擴大 
1  近年來,臺灣區域間各種指標值的差異有擴大的趨勢,如人口北移、高產值產業集中、家庭所得差距等;這些差距的擴大,與( 產業發展 )、 ( 教育程度 )有關。
2  ( 交通 )建設利於人口遷移,使區域間的差距加速擴大。
3  臺灣四大區域中,以( 北部 )區域的人口密度、家庭平均年所得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最高,
( 東部 )區域則最低。但這些差異不僅存在於區域間,就以同一區域內部相比較,也呈現顯著的差異,如以北部區域的臺北市、宜蘭縣作比較,( 臺北市 )的家庭平均年所得即遠遠高於( 宜蘭縣 )

 

區域均衡的對策
1  臺灣的發展過程,由於區域發展不均,強化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政府為縮小區域差距,擬訂( 國土綜合開發 )計畫,期能達到「( 城鄉 )的均衡發展」、「( 人口 )及   ( 產業活動 )的合理分布」、「( 生活 )( 生產 )( 生態 )三生並重」的目標。
2  國土綜合開發計畫是依照各區域發展的程度,擬定符合當地需求的重點。
(1)  北部區域、中部區域、南部區域等三區是著重經濟發展與( 環境品質 )的並重。
(2)  東部區域著重( 環境保育 ),並發展( 觀光 )產業。
(3)  金馬地區加強( 基礎 )建設,以改善生活環境。
3  針對區域內的發展,政府鼓勵每個鄉、鎮、市建立自己的特色產業;透過特色產業與文化傳承及( 觀光休閒 )的結合,以平衡及活絡地方經濟,促進在地就業,突破地方發展瓶頸,期望達到城市與鄉村的均衡發展,甚至進一步建立城鄉夥伴關係,提升整體競爭力。
­4  臺灣各鄉鎮市的特色產業不盡相同,請在空格內填入各特色產業所屬的縣市。
(1)  三義木雕:( 苗栗 )縣。
(2)  三星蔥:( 宜蘭 )縣。
(3)  鶯歌陶瓷:( 新北 )市。
(4)  古坑咖啡:( 雲林 )縣。
(5)  美濃紙傘:( 高雄 )市。
(6)  大溪豆干:( 桃園 )縣。

(7)  米粉:( 新竹 )市。

2 則留言:

  1. 老師的題目粉難
    但有老師的解答就天不怕地不怕了

    回覆刪除
  2. 我把課本Run了三遍,才找到幾個答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