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的河 吞橋毀路…河的嗚咽聽見嗎?

變形的河 吞橋毀路…河的嗚咽聽見嗎?
《河的嗚咽》 前言:台灣多山且河流湍急,大小橋梁有2萬8000多座,但日益頻繁的暴雨,禁絕不了的濫採砂石,加上河川地不當租放,導致原來的河道被破壞改道,天災、人禍、不當政策,讓原本寧靜美麗的河川成了洪水猛獸,吞沒阻斷橋梁和沿河開闢的道路。 為搶救國土保育,本報今年推出「搶救福爾摩沙」系列報導,繼日前系列一「山的傷痕」後,今明兩天推出系列二「河的嗚咽」,由記者前進第一現場,探討台灣河川面臨的各種問題。(系列二)

莫拉克風災沖毀霧台知名觀光景點「伊拉賞魚步道,原距離河面20公尺高度,現在只剩約2公尺高。 記者 程宜樺/攝影
屏東霧台谷川大橋去年啟用,這座全國最高的橋梁,已成觀光新景點。但新紀錄的背後,凸顯出當面臨強大天災時,脆弱的老舊橋梁根本不堪一擊。
隘寮北溪 河床沖寬4倍
八八風災重創,強大洪水夾帶土石流,隘寮北溪河道被沖寬四倍,河面嚴重淤積抬高約18公尺,更造成路毀橋斷,霧台一度成為孤島。
開車從國3長治交流道轉往省道台24線,一進三地門鄉,壯觀新橋就像蜿蜒的蒼龍遁入空谷青山。霧台谷川大橋是國內最高橋梁,橋柱從基礎到橋面高99公尺,墩柱高度就有74公尺,相當於25層樓。橋下的隘寮北溪水流湍急,右岸崩塌區已冒出新綠,但八八風災洪水肆虐留下的痕跡,依然步步驚心。
跟著谷川部落頭目李清光的腳步,記者從橋下小徑走進河床,河岸邊是為了阻隔洪水放置的蛇籠和異形塊,原為方便遊客賞魚搭建的彩虹橋早已殘破不堪,賞魚步道也被土石淹沒,河裡不再有魚兒悠游。天災,為台灣河川帶來無言的結局。
濁水溪 濫採砂石為禍
離開南部轉進中部,國道1號中沙大橋也曾經面臨改建命運,但中沙大橋的危害不是來自天災,而是不肖業者盜採砂石的「人禍」。
濁水溪盜採砂石造成的危害至今仍然清晰,記者和高公局中區工程處斗南工務段人員前往濁水溪下游和中沙大橋下,了解為了防止砂石沖刷和減少危及橋梁安全,高公局在這裡進行潛堰固床工程。工務段人員嘆氣指著腳下:「這塊位置,比起早年未經人為破壞前,河面至少下降了三層樓。」
人類因自私對河川、大橋帶來的危害,有時比大自然的威脅更可怕。漫天的強勁風沙裡,盜採砂石的人禍,為河川劃下最深的傷口。
前高公局長、現任鐵工局長曾大仁說,防止砂石遭刷沖的潛堰固床工程雖然發揮效果,改善了中沙大橋的安全,但只要颱風一來,潛堰固床工程還是會損壞,高公局每年得花千萬元整建,再加上河岸防護費用也很可觀。盜採砂石一日不禁絕,龐大的整建費用就要全民無限期埋單。
轉到東北部的宜蘭,河川危機一樣難解。往武陵農場、太平山的台7線和台7甲線,是觀光交通要道,但沿著蘭陽溪開闢的這條省道,一遇颱風豪雨就受損中斷,光是蘇拉颱風,沿線就有108處坍方,修復金額高達5億4300萬元。
蘭陽溪 河床遍布菜田
路的坍方,關鍵原因來自河的變形。記者從三星鄉、大同鄉再過泰雅大橋,一路走過蘭陽溪河谷,見到數十台怪手正在整地,寬廣的河床被整平闢成一畦畦田地,種滿西瓜、高麗菜。土地超限利用、溪流改道、土石崩落,造成沿途大雨一來就橋斷路塌。 但這樣的警訊,農民、水利單位,聽聽就算了。畢竟,景氣不好、務農不易,在鈔票、選票和水土保持之間,選擇後者的,實在不多。

【2014/05/05 聯合晚報】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