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產業道 居民惡夢 難得幾回平

力行產業道 居民惡夢 難得幾回平
力行產業道路破碎難行,部落民眾表示,許多病危外送者,常還沒到醫院就被搖死了。 記者邱德祥/攝影
從清境到梨山,可以走平坦的台14甲線,但追求刺激的車友,會選擇路況險惡的「投89線」,也就是力行產業道路。這條53公里長的險路,落石砸車屢見不鮮,一年中難得有幾天完整,卻是沿線部落原住民唯一聯外道路,部落裡的男女老幼,每天要冒著危險來回往返,為了謀生、就醫和上學。崩塌、地滑 人稱「地獄車道」
其實,以前的力行產業道路狀況並沒有這麼差。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段錦浩陪同本報記者到現場實地訪查,他說,力行如此崎嶇,最大原因是天災,尤其921大地震後,山區地層移動,歷年颱風更引發土石崩塌和地滑,才讓力行成為現在人稱的「地獄車道」。
力行僅少數路段有柏油或水泥,其餘多是砂石路,每逢下雨泥濘不堪,颱風季節時,坍塌更是家常便飯。即便天晴,全線仍可見多處大型崩塌,小規模的砂石崩落更是數不清。為免陷在泥沼,力行村長林忠正說,當地人買車「一定指名四輪傳動」,但路況顛簸,維修費可觀,兩三年就得換車。

力行產業道路上方山坡,號稱蜘蛛人的工人在山壁上維護破碎的崩壁。 記者邱德祥/攝影
大樹不見了 沿線種滿農作物發祥村居民杜菲曾在紅香部落紅葉國小擔任校護。她說,部落裡只有小學,學生一旦畢業只能外出讀國中,但家長每周帶孩子走力行道路往返都心驚膽跳,不只常有落石砸車,更曾發生好幾起連人帶車掉下山谷的憾事,也因此,大家非必要很少「下山」。
但路再險,為了生計,還是得走。林忠正說,現在只能盡量避免地表上人為的破壞,然而力行沿線處處可見種植高山蔬菜、水果和茶樹,他直言,「不只當地人種、外面的人也來種」,一株株原可涵養水源的大樹被砍掉了,換來的是一畦畦抓地力不深的作物,地表崩壞的風險早已虎視眈眈。
查完清境後 檢調開始查力行


段錦浩表示,力行沿線近年遭濫墾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高山茶,據他了解,待清境調查告一段落後,檢調就會清查力行產業道路周邊違規開發的農業用地。只是種植、販售高山蔬果、茶葉,是這些原住民的唯一生計,深山部落不像清境有觀光收入加持,一旦連高山耕作都被禁,他們何去何從?回顧力行產業道路與清境、廬山的「整頓史」,早在民國99年,三地已被監察院列作糾正南投縣政府的標的,原因即是放任「超限利用」。監院當時調查,力行產業道路超限利用的土地超過170筆,面積超過近200公頃,外來開墾者超限利用的面積,更遠大於當地原住民耕種的面積。


了解當地情況的人士指出,種植高山蔬果、茶葉的技術,都是平地人帶上山,山上還有不少的茶廠,「原住民沒有這樣的財力」;而力行產業道路地質破碎隨時會崩塌,原住民在邊坡種植蔬果也冒相當風險,雖然原住民也會做簡單的水土保持,但成效不大,因為「有效的水保措施太貴,花不起」。 【2014/04/01 聯合晚報】 

11 則留言:

  1. 應該把那些亂種菜的人罰錢
    然後整修的完美無缺

    回覆刪除
  2. j103-33莊凱淩
    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人應該需要檢討自己!!他們這樣做有點傷害到台灣的土地!!

    回覆刪除
  3. 為甚麼人類要隨便破壞大自然的環境啊?!

    回覆刪除
  4. 我們應該少吃高山產的蔬果,這樣商人們才不會因為要賺錢而繼續種植農作物,也才不會繼續破壞山坡地
    J10809姜翼顥

    回覆刪除
  5. 怎麼可以因為賺錢而破壞大自然 真的是太可惡了
    J10334(補5月)

    回覆刪除
  6. 以上是殖民經濟的地理學:以武力改變一區的經濟地理和生態平衡。

    回覆刪除
  7. 力行產業道路以前不是這樣的,這是一段典型的經濟地理 + 歷史。
    1.殖民經濟的地理學
    ...1902年人止關之役前,山上沒有日人、漢人,山上的人過游獵生活,沒有人靠種菜、砍樹謀生,山上幾百年來都是生態平衡。
    ...1908年,日本人繞路攻進山上,砲轟每一個部落,把交易和貨幣帶入沒有使用文字的地域,開啟【砍樹時代】,砍樹換生活。
    1945年日本人戰敗。
    以上是殖民經濟的地理學:以武力改變一區的經濟地理和生態平衡。

    回覆刪除
  8. 2.移民經濟的地理學

    1960年,新的國民政府因戰略考量興建中橫,並安置退伍軍人,陸續成立台灣三大高農場:福壽山農場1957 (力行產業道路的起頭處)、清境農場1958、武陵農場1963,開啟【台灣高山蔬果的年代】。
    已經無法游獵的原住民也跟著種起水果,與山下市場交換來謀生。
    1979年,政府拓展貿易,犧牲農業,開放進口水果。 整個高山農業被迫轉型,開啟【高山蔬菜年代】,次年福壽山農場改良高山茶,又開啟【台灣高山茶年代】。三大農場有政府輔導,陸續轉型成功成每年有百萬人參觀的生態農場,同時也帶動高山民宿產業。沒有經濟能力的原住民,有一半賣掉土地到都市謀生,地主換成上山墾地的平地人... 為了抵抗貿易開放帶來的衝擊,這時候包括林務局都在鼓勵農民轉作、並提供土地出租。
    很複雜的...
    但可以慢慢發覺 "市場經濟" 是如何的改變生態。

    以上是移民經濟的地理學:以市場改變一區的經濟地理和生態平衡。
    農民只會種市場需要的作物,我們的消費可以決定地貌。

    回覆刪除
  9. 3. 生態的經濟地理

    921大地震後,山區地層移動。等到生態問題浮現以後,人們已經回不到原來的不砍樹、不種菜的生活了。歷史、政策、法律、現代生活,層層卡死你想做的改變。
    生態不是經濟,而這些改變從 1908年日人砲攻部落至今不過 112年,從1956年中橫開路三大高山農場,山上作物隨市場匹變,至今不過 58 年。

    經濟就是人類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改變,地理就跟著改變,生態也跟著改變。

    地理教室,無國界。

    回覆刪除
  10. 以上參考資料:

    日本人帶來的改變,參:
    【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VRu9AAAAQBAJ&pg=PA61&lpg=PA61&dq=%E7%99%BD%E7%8B%97%E9%A7%90%E5%9C%A8%E6%89%80&source=bl&ots=mIZf5CrO42&sig=HVlbQs6GYO25gML7FDxmx784Gh4&hl=zh-TW&sa=X&ei=YkJrVIrKFMfEmwXZxoKABg&ved=0CDYQ6AEwBQ

    國民政府帶來的改變,自己查維基:
    中橫、三大高山農場

    高山農場的改作轉型,官方網站如"福壽山農場"的歷史沿革:
    http://www.fushoushan.com.tw/profile/ins.php?index_id=3

    清境民宿的起源與發展,參"清境社區營造網":
    http://community.cja.org.tw/resources/171-%E2%80%8B50.html

    回覆刪除
  11. 保護生態,一定要學【地理學】,尤其是【經濟地理】! 你會發現原來你現在吃的食物,原來是砍掉巴西原始森林來的 (種大豆的面積約1個台灣、養牛約16個台灣大。)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02151223180739&set=a.702150739847454.1073741924.100001576047736&type=3&theater )

    學【經濟地理】如果不夠,再學【經濟學】,知道人們為什麼做選擇?生產者為什麼改變生產?

    再要瞭解,這一切就像魚生活在慢慢煮開的水中,我們是魚,現代生活是慢慢煮開的水,生態問題是你的瞭解。

    新聞中的杜菲曾是我的同事。
    有人關心生態真是好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