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新增內容)已故導演齊柏林在《看見台灣》中曾拍攝桃園大潭藻礁美景,這片海綿延20多公里的藻礁是台灣特有地景,礁體裡蘊藏許多珍貴生物,但政府計畫在觀音大潭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站,開發案將破壞數十公頃藻礁,環團近日發起「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團體及個人連署活動,盼喚起社會大眾重視,已有42個團體連署及個人連署2000人。桃園地在聯盟理事長潘忠政說,「感謝齊柏林讓世人看見桃園藻礁的美麗與哀愁,希望喚起更多人保護藻礁意識。」桃園外海藻礁面積數百公頃,氣勢磅礡、十分壯闊,以無節珊瑚藻類(紅藻門)為主,經由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之礁體,藻礁佔地面積為全台灣最大。過去因工業污染影響,導致較完整的藻礁僅存約4.5公里,2014年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重要棲息環境。藻礁具有高度的物種生物多樣性,比新竹香山濕地、台中高美濕地還多,區內除了酋婦蟹之外,還有珠螺、草蓆鐘螺、花冠海燕等生物。潘忠政說,中油預計在大潭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採用的環評卻是18年前的報告,上一世代所做的怎麼符合現況,況且當時大家對藻礁沒太多認知。藻礁真正被重視是在2007年,當時中油在觀音外海埋設海底管線,破壞近1公頃藻礁,經台灣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揭發,社會大眾逐漸認知藻礁重要性與珍貴,政府該嚴謹考慮替代方案,保留珍貴的桃園外海藻礁。「大潭藻礁不要說再見」連署活動逐步受到重視,已經有42個團體連署,個人連署也超過2000人。環團很無奈表示,藻礁保育議題與一般民眾無迫切關係,不像其他民生、勞工議題,容易獲得關注,很難快速吸引社會大眾重視,但珍貴藻礁一旦破壞將萬劫不復。潘忠政指出,在「看見台灣臉書粉絲團」,看到齊柏林導演空拍的桃園藻礁畫面,每年春天會造礁的無節珊瑚藻旺盛的成長,把桃園藻礁海岸點綴得像是擦了胭脂一般嫣紅,不僅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更是台灣國門一顆璀璨的珍珠。永遠感謝齊導讓世人看見「桃園藻礁的美麗與哀愁」,喚起更多人保護藻礁意識。台灣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多次實地勘查大潭藻礁,發現有多樣性生物,包括珊瑚藻、章魚、酋婦寄蟹等,最令人鼓舞的事,日前與團隊潛水,在礁體裡發現極有可能是瀕臨絕種的柴山多杯孔珊瑚,因多杯孔珊瑚主要分布於600公尺至2500公尺深的海域,若確實存在大潭藻礁淺海,實在是彌足珍貴。劉靜榆說,珊瑚喜歡乾淨、陽光充足的海域,桃園外海能有這樣廣闊的藻礁更顯珍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也指出,藻礁是天然的防波堤,可以保護海岸、國土,若是大量開發、築堤等建築,不僅影響藻礁成長也破壞生態。藻礁就像家的概念,破壞藻礁,許多以藻礁為的家生物,可能被迫搬家,甚至因此消失,藻礁都是數千年累積而成,一旦破壞再也找不回,況且大潭藻礁裡還有未命名章魚等新物種,非常珍貴。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林綉美教授則表示,桃園藻礁生態系中的藻礁,主要是由一群會進行鈣化作用的殼狀珊瑚紅藻所組成,因為生長較緩慢,每一年可留下的碳酸鈣遺骸只有數毫米厚,桃園藻礁是經過了好幾千年的生長,才有現在的大片藻礁規模,是相當珍貴珍寶。林綉美教授指出,在藻礁生態中,藻礁本體可以提供許多非鈣化藻種類固著生長,也有做為海洋生物繁殖與棲息地的生態功能,另外也是吸引其它海鳥類等,前往覓食的自然環境。林教授說,最重要的是,活著的殼狀珊瑚紅藻,因生長時會緊貼著老化的鈣化藻體,可以保護已形成的藻礁體,免受海浪侵蝕,在海洋生態上,具有重要保護棲地的功能。中油預計要挖除大潭藻礁!林教授表示,桃園觀新藻礁生態系,已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足見藻礁在生態功能上,佔有多麼重要角色,而大潭藻礁雖是在保護區外,但同樣也有新生的造礁珊湖藻,並持續在製造碳酸鈣骨骼,有很多的海洋生物前往覓食,鳥類也會光顧,可惜將因為工程的開挖,這些珍貴的物種將都一起被移除,因而才會引發環保團體的抗議。(突發中心石明啟、蔡進男/桃園報導) 大潭藻礁小檔案
形成:紅藻、綠藻等石灰藻類經由膠結及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形成
分布:最大且完整者為桃園市觀音區海岸;其餘零星分布於新北市石門區老梅海岸、三芝區淺水灣及屏東縣恆春風飛沙地區
特殊性:已鑑定標本存活至少2000年,每年僅生長約0.1公分
重要性:可避免海岸及陸地被海水侵蝕,藻礁孔隙也是海洋生物棲地;用來研究氣候變遷、地質變化
資料來源:農委會特生中心
2017年06月1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