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聚落的興衰


摘錄自http://hopetree.yucc.org.tw/yucc/features01/community/com-3-1.htm
 
大溪聚落的興衰
 
 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
 
 拜河流之賜,大溪自清乾隆年間便是原住民、漳、泉、
 客等族群匯集之聚落,後來卻因失去交通地位而沈寂。
  大溪鎮位於桃園縣內,緊鄰八德市、龍潭鄉、復興鄉及台北縣三峽鎮,人口約八萬。其間有大漢溪貫穿全鎮,東南面緊依角板山系、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大溪地名幾經更迭,始終與它的地理環境相關。
   大溪原名「大姑陷」,是由泰雅族語TAKOHAM音譚而來的,是「大水」的意思,指的就是今天的大漢溪,漢人入墾後,認為大姑陷的「陷」字不吉利,於是改為「崁」字。清朝時,月眉的李金興高中舉人,為了炫耀,又將大姑崁改為大科崁。劉銘傳治理台灣時,為了突顯大溪山水交錯的景緻,再將「科」改為「嵙」。民國九年日人佔領台灣時將之簡稱為「大溪」,沿用至今。
在台灣眾多的典型的農村小鎮中,大溪鎮是少見的有豐富歷史文化傳承的聚落。大溪鎮老城區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歷史老街和街屋,以及僥富歷史風貌的傳統聚落地景,具體而微的刻畫著台灣社會近百年來的發展歷程。
 拜河流之賜,舟楫之便,大溪自清乾隆年間,便有許多漢人陸續遷居於此,而形成原住民、漳、泉、客族等各族群匯集之聚落。道光年間,新莊的林本源家族為了避械鬥,也舉家溯滿彩堂而上,避居大溪並在此建立石城保護家園。林家開鑿埤圳發展農業,更利用河運,做起米鹽、木材運輸生意,大溪的市售發展也逐漸地形成規模。
 隨著林家的開拓史以及其後劉銘傳的山地開發政策,大溪鎮當時以「大嵙崁」之名成為台灣最內陸的河港,在淡水河發展史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自1892年始,大溪進入了航運的黃金時期。發達的航運、豐富的物產、大量的製腦、製茶、採煤工人及運輸業者湧入大溪,帆船從淡水經大稻埕、艋舺、新莊、抵達大嵙崁,外商也競設洋行於此,大小不下三四百家,其中以和平、中央、中山路最為繁榮。
 日據初年,日人在全省各地展開市區改正計劃,大溪傳統街屋從此改頭換面,在工匠的巧手下,臨街的立面出現了華麗的仿巴洛克式浮雕山牆,爭奇鬥艷,蔚為奇觀。而整個歷史聚落的基本結構,也在日據時代便開始實施的都市計劃下,維持了她原有的風貌。
然而,好景不常,這一個與水共生的城鎮,就在泥沙淤塞、不利船行、失去交通的重要地位後,漸漸沈寂為一個一般的小鎮。但因歷史發展所傳承下來的文化資產,卻賦予大溪老鎮與眾不同的城鎮特色。和平街及老城中心一帶,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形式與都市結構,以及通往港口的石板古道,見證了當年商業鼎盛、萬商雲集的繁華,這些歷史陳跡都構成大溪鎮極為特殊,足以傲人的聚落風貌,也細膩地記錄著大溪鎮發展的歷史。
 「山不轉,路轉」,沒有舟楫之利,居民便利用大溪山交會取擷容易的木材,結合大陸唐山師父的木器製作技術,發展出傳統神桌、唐木家具的製造業逐漸地取代傳統產業(山產、農業、礦產輸出),成為大溪產業發展的主要生機。而歷代傳承累積的優異技術,不僅使得大溪成為台灣神桌與唐木家具首屈一指的生產中心,此種民生備用品也給大溪帶來豐碩的財富,創造了大溪的第二春。老城老街過去繁華熱鬧的洋行商行,也逐漸被生機盎然的木雕家具業進駐取代,大溪老街歷史聚落的生活,因此被賦予了更豐富的風格與內容。
 在台灣其他著名歷史聚落因為傳統產業蕭條而沒落,只剩下老街道、老建築可以被緬懷的同時,大溪老街留存的,除了迷人的歷史聚落風情,以及極具傳統特色的木雕家具藝術外,更包括了大溪人堅韌的生命特質。
  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近年來木雕家具業的發展也面臨危機了。和平老街的店家入夜之後,便一一打烊,整條街毫無生氣。產業的衰頹給原本就維持不易的歷史聚落帶來了新的打擊,歷史聚落的凋零呈顯在街屋的損毀、倒塌以及拆除改建中;而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對歷史聚落文化資產的漠視、對地方認同的輕忽,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一籌莫展,亦是大溪老街再發展的另一個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