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歷史隨溪流

摘錄自魅力大溪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chic/B01.html
歷史隨溪流

拜河流之賜,舟楫之便,大溪自清乾隆年間,便有許多漢人陸續遷居於此,而形成原住民、漳、泉、客等族群匯集之聚落。

清初之時,當台北盆地逐漸為漢人所開拓時,泰雅族等原住民就溯大漢溪而上尋找新住所,所以大溪最初實為霄裡社與泰雅族等原住民散居之地。清乾隆年間首次有漳州人沿河逆水到此開墾,此地就逐漸成為漢人與原住民雜居的聚落。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新莊的林本源家族因漳泉械鬥,舉家避禍於此,而林家的入住,促進當地的繁榮。

隨著林本源家族的開拓,以及其後劉銘傳的山地開發政策,大溪鎮當時以「大嵙崁」之名成為台灣最內陸的河港,在淡水河發展史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自1892年始,大溪進入了航運的黃金時期。發達的航運、豐富的物產、大量的製腦、製茶、採煤工人及運輸業者湧入大溪,帆船從淡水經大稻埕、艋舺、新莊、抵達大嵙崁,外商也競設洋行於此,大小不下三四百家。日據初年,日人在全省各地展開市區改正計劃,大溪傳統街屋從此改頭換面,在工匠的巧手下,臨街的立面出現了華麗的仿巴洛克式浮雕山牆,爭奇鬥艷,蔚為奇觀。而整個歷史聚落的基本結構,也在日據時代便開始實施的都市計劃下,維持了她原有的風貌。
主要開墾勢力文化景觀
原住民Takoham地名
林本源→民間開墾在大溪建築通議第,臨近通議地的三大城門的三條街道演變成三條最繁華的大街
劉銘傳→官方開墾台灣最大的內陸港
日治老街立面改變-仿巴洛克式建築
大溪橋
武德殿
國民政府蔣公行館

一、清代

1.通議第
林本源家族在大溪蓋了豪宅「通議第」,舉家從新莊遷居大溪。為了怕漳泉械鬥的尋仇者和土匪搔擾,以石板築牆好像一座城堡,人稱「石頭城」。城牆上有馬道可容家丁巡守,角落有銃櫃和銃眼,以利觀測和射擊。通議第開有北、東、南三個城門,居民基於安全的考量,臨三個城門發展市街,臨近通議地的三大城門的三條街道演變成三條最繁華的大街,即現今的中山路、中央路、和平路。 
通議第1.jpeg
  
通議第2.jpg
http://www.mafengwo.cn/i/785884.html
2.大溪港的石板古道
大溪早期對外交通以航運為主,石板古道聯絡大漢溪碼頭與和平老街,因此又稱為「碼頭古道」。 古道約建於晚清時代,當時的大嵙崁溪桅檣林立,碼頭繁忙, 大溪山區的米、茶及樟腦等物資,經由這條碼頭古道搬運至碼頭裝載上船,大溪市街位於階地上,貨物起卸都賴挑夫上下階崖,為了減緩坡度對挑夫膝蓋的影響,古道的石階高度低矮,並採「之」字型設計。
            
二、日治

1.大溪橋
橫跨在大漢溪上方的大 溪橋,建於清代,早期為以竹籠、石塊堆疊興建而成的竹木板橋,是大溪鎮賴以對外連絡的重要交通要道。

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日本統治時期,由日人改建為全長280公尺的雙孔鋼索吊橋。戰後民國50年時,已不堪使用,台灣省公路局乃將之拆除,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長度與吊橋相等,民國52年葛禮颱風來襲,使得大漢溪洪水氾濫,靠栗子園的引道與橋台被沖毀,其後台灣省公路局再加兩個橋墩將橋修建復舊。

民國75年武嶺橋和第二外環道完成,使得大溪橋的交通重要性逐漸被武嶺橋所分擔,直到民國83年武嶺橋二號正式通車後,該橋已完全喪失交通運輸機能。至民國85年,賀伯颱風侵襲,大溪橋橋墩地基嚴重裸露,橋面出現裂縫,因此台灣省公路局將該橋4個橋墩拆除予以重建。但由於重建後橋樑結構不如武嶺橋,屬單向通車,並避免影響行車安全,禁行12噸以上的大型車輛通行,在橋頭兩端設置混凝土墩。

近年來,大溪鎮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決定將大溪橋予以美化,經鎮公所和省公路局規劃,在民國90年底動工,將改建成為長330公尺,有13根橋墩的現代鋼筋混凝土橋,不過橋樑兩側以鋼索懸吊,兩端橋頭入口為復古的拱門造型,橋面兩側人行步道設計花台牌樓,讓整座橋樑外型呈現復古吊橋型式,又富有巴洛克風味。

        
2.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是國內目前尚存的武德殿中,最為完整的日據時代官方劍道之一;由於當時政府大量毀壞日據時代遺留下的東西,因此日式建築在現今的台灣以殘留的很少;現在之所以能保存下來,是因為那時的先總統蔣公(蔣中正)常到大溪,武德殿旁的大溪公會堂因之改為總統行館,並派員在旁護衛,因此成為當時憲兵駐守之處。
其中又以木造屋頂、洗石子磚牆砌築而成,可看出仍屬於傳統日式建築中的『寺殿式樣』中,培育崇禮尚義的心境。在屋頂上有個像動物尾巴的那個東西就是鴟尾。而鴟是海上的一個神獸,他會在海上興風作浪,還會噴水。因此有種可以減少火災發生的意涵。

近年來,武德殿已成了拍婚紗的熱門景點。它的歷史氣息非但未遭人為迫害,反而深深的成了大溪或不可缺的存在。
 

           

三、國民政府時期

1.蔣公行館 大溪公會堂

現在保存的第二代公會堂,採用紅磚與白色水平灰泥帶裝飾,屬於源自英國安妮女王樣式的「辰野式」風格。於西元1932年與大溪神社同年建成,日據時期是提供市街住民集會、典禮等公眾活動使用的公共建築物,後來仍是大溪民眾聚會宴客的場地。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公會堂被納為蔣公行館,在原公會堂西南側另建新屋,作為起居宿泊之用,曾改名為『中山堂』,後成為蔣公官邸和行館建築統稱《大溪賓館》。先總統蔣公去世後,行館改稱『蔣公紀念堂』,開放民眾入內。94年命名為「大溪藝文之家」,整修為多功能展演場所,成為桃園縣地方文化館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