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10參訪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補充資料之一

臺灣紅茶故鄉的起源
圖/文 魚池分場
  日月潭是臺灣阿薩姆紅茶主要產地。日治時代大正十二年(西元1923年),臺灣總督府農業部由印度阿薩姆省購進優良茶籽,分送平鎮茶業試驗支所、林口庄茶業傳習所、日本九州本土及魚池庄蓮華池藥用植物試驗地試播。前三者試驗失敗,蓮華池的 Jaipuri、Manipuri、Kyang 等 Assam 大葉種品系則成長良好。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引進茶種開始在臺中州新高郡魚池庄試種,茶樹種植在海拔600~800公尺坡向多變土壤肥沃的魚池盆地中,自然條件優越,溫暖濕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常有雲霧繚繞,且日照時間較短,構成茶樹生長的天然佳境,茶葉經採摘試製後送到倫敦參加評鑑,獲得「香氣佳,具有過去臺灣茶所沒有的特質」的評語。因試驗成果卓著,於是在昭和十一年(西元1936年)正式成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以發展臺灣中南部紅茶之生產為主要任務。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由泰國移植 Shan 種、昭和十五年(西元1940年) 從緬甸邊境引進 Burma 品種製造紅茶,也從此開啟魚池紅茶產業的發展。
文山包種茶
圖/文 李志仁、巫嘉昌
  臺灣烏龍茶在1865年開始出口外銷,但是在1873年發生滯銷情形,於是在1881年吳福老引進安溪縣王義程創製的包種茶製法。因為將俗稱「種仔」的青心烏龍品種製成烏龍茶再加以薰花改製,用四方形毛邊紙包裝,而成為包種茶名稱的通俗由來。
  在1912年南港、內湖及深坑地區採用不薰花卻能散發花香味的改良式包種茶製法。1920年因戰爭改變銷售市場,遂委由魏靜時與王水錦兩位先生講習推廣生產售價較高的改良式包種茶,成為現代包種茶製法的基礎。當時生產的地區在現今新北市與台北市行政轄區內,日據時期多隸屬台北州文山郡管轄,而統稱為「文山包種茶」。
  文山包種茶為部分發酵茶中發酵程度較輕微的茶類,茶葉中兒茶素類僅8~18%被氧化,茶樹品種主要為青心烏龍及臺茶12號,產區分布於新北市坪林區、石碇區、深坑區、平溪區、汐止區、新店區及三峽區,台北市南港區及木柵區等。
  文山包種茶製造過程為: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炒菁→揉捻→初乾→解塊→乾燥,茶菁原料以對口葉質柔軟、葉肉肥厚色呈淡綠者為佳,並避免採用過嫩茶菁致使成茶品質苦澀、香氣不揚。
  文山包種茶的品質基準為:外觀芽葉自然捲曲、條索緊結整齊,色澤墨綠帶油光(圖一);茶湯水色以蜜黃碧綠,湯色鮮艷明亮不混濁為佳(圖二);入口滋味圓滑甘醇有活性,香氣則以具新鮮、幽雅撲鼻的清香為上品,是特別注重香氣品質的一種茶類。飲用文山包種茶,除了茶湯滋味滑潤、入口生津帶活性,同時也能享受其撲鼻的花香味,其「香、濃、醇、韻、美」的五大特色,是茶中極品。
茶葉外觀
圖一、文山包種茶外觀
茶湯顏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