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蹲點菁寮 記錄新住民美味人生

就讀政大廣電系的詹金達和新聞系林子濠,甫獲第七屆「蹲點‧台灣」活動之「蹲點台灣大賞」獎,17日接受主辦單位中華電信基金會表揚時,兩人表示,經過蹲點,讓他們得以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深入在地,不再用都市人的角度思考與感受,不再自私,也結交了很多像家人一樣的好朋友,這是參與今年活動最大的收穫。

政大廣電系的詹金達和新聞系林子濠在新來義部落結交了很多像家人一樣的好朋友。 圖/中華電信基金會 提供

詹金達和林子濠因為辦活動而認識,從雙方名字各取一字組合暱稱「金子」,前往屏東新來義部落蹲點服務,記錄下經歷88風災後,面對家園盡毀的傷痛,再次團聚的加拉阿夫斯系排灣族人。「金子」觀察,不同村、不同世代的族人,住在新的部落裡,也許有的人懷念山上的美麗自由、有的人喜歡山下便利生活,但就在各種歧見之中,族人溝通、磨合、再團結,有了新的體驗-好好經營,這裡就是家!
談到志工服務,「金子」受部落的請託,協助訪談、拍攝耆老,保存部落文史,並幫助部落發展協會,為老人家拍證件照。過程中族人愛上兩人拍的人物照,總是不吝給予讚美,也激發他們為族人拍家庭照作紀念的靈感。蹲點結束前,兩人還花了上千元將家庭照洗出來送給族人,更創作影像回憶之牆,與族人分享他們眼中新來義之美。
談到一起「蹲」的感想,詹金達提到,蹲點結束後,他們開心的回去參加部落祭典,沒想到,有一位當初拍過照的長輩過世了,而當時拍的照片竟成了最後的影像。「這是我第一次」尚未經歷過死別的他,內心受到的衝擊無可言喻。雖然人生無常,但他慶幸在按下快門記錄的同時,自己也參與了對方人生中的篇章,留下美好記憶。
「金子」的影片,記錄了來義部落族人在風災後六年來,團結一心面對種種困難的心情,「我們想用這支紀錄片見證新來義部落的誕生與努力,也記錄下這群人團結的痕跡」。
影片欣賞:【第七屆 蹲點‧台灣】相聚在一起(Matevetevelj)—屏東新來義部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FRTqZc24

大學生蹲點菁寮 記錄新住民美味人生

2015-12-21 10:48 聯合線上企劃 文:陳盈嬑

  •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的張殷華、曾琪婷在菁寮開起攝影班。 圖/中華電信基金會 提供

    分享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的張殷華、曾琪婷,17日在獲頒第七屆「蹲點‧台灣」活動之「蹲點台灣大賞」獎時大聲地說「電影《看見台灣》讓人看見台灣之美;蹲點台灣,則讓人看見台灣最美的人文風景」。
    張殷華、曾琪婷是同學也是室友,更相約成為蹲點夥伴,一起到只在書本和電影中看過的菁寮服務。這對姐妹花在出發前,募集了相機,帶到菁寮開起攝影班。透過小朋友的鏡頭,看見帽子攤的爺爺、賣水果的阿姨、剝龍眼乾的阿公阿嬤等菁寮老街辛苦工作的人們,認識菁寮的美。她們也將這些作品,洗出照片鄭重舉辦了攝影展,分享孩子們眼中的家鄉之美。
    台南菁寮長老教會提供許多新住民媽媽生活上的輔導,以及新科技的課程。因為在這蹲點服務,殷華和琪婷有機會認識、拍攝新住民媽媽的故事,聽她們訴說越洋來到台灣後,從天氣、飲食、語言等各方面的緊張害怕,到在教會學習後獲得自信,現在講台語也能通的自在生活,更體會到新住民媽媽為了家庭,努力奉獻不覺苦,依然積極熱情渡生活的堅韌力量。於是他們決定以越南料理鋪陳,拍出新住民媽媽來到台灣「越洋渡日子」充滿酸甜苦辣的故事。
    喜歡旅行的他們說「如果蹲點是一趟旅行,那肯定是充滿意義又有深度的長途旅行」。回想蹲點的日子,對殷華和琪婷來說,到菁寮生活,好像回家鄉一樣自在。對比在台北求學什麼都有的生活,雖然地方偏遠且不方便,但人們純樸的性情、認真的生活,讓她們學到付出與知足,帶來的正向力量無限大,「十五天後,我們擁有一個慢靈魂,不只認識了菁寮,更重新認識了自己」。
    影片欣賞:【第七屆 蹲點‧台灣】越洋渡日子—台南菁寮教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spF7rhEq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