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崁仔腳到內壢的地景變遷-高中地理概念的應用

桃園崁仔腳到內壢的地景變遷-高中地理概念的應用



圖1

省道臺一線往南經過元智大學附近時,有個緩緩的上坡,這個坡就是桃園台地的桃園面與中壢面之間的台地崖,由於有著10公尺左右的明顯落差,該台地崖也成了今桃園市桃園、八德兩區與中壢區的行政界線(圖1)。





圖2

依1904年的台灣堡圖,位於該階崖下方的村落被稱為崁仔腳,而階崖上方的村落自然就被稱為崁仔頭 (圖2) 。而若以現代地景來看,比較有趣的是,元智大學的正門口是位於台地階崖上,因此住址為中壢市,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校地是位於台地階崖下,行政區劃上實為八德區所管轄,而大門口到校園的緩降坡,也就是因為位處階崖而形成的特殊地景(圖3)。


圖3







崁仔腳的地名的變遷


圖4

實際上,這個階崖在清代時就有其重要的地理意義。早在18世紀前期(1700-50),竹塹(今新竹)與艋舺 (今萬華) 間的官道 (內港道) ,主要就是經過此地通往八德再抵艋舺;但至18世紀後期(1751-1800) , 竹塹與艋舺間的官道,則從此地改通往桃園、新莊再抵艋舺;由於是交通節點,階崖下的崁仔腳就成為行旅休憩之處,一些商販、飲食攤在此聚集,因此崁仔腳又有個別名,就稱為飯店仔,現在在崁仔腳福德宮的沿革中,還可以見到這個飯店仔的地名紀錄(圖4),而庄廟鴻撫宮也被居民俗稱為飯店廟。


圖5

日治以後,隨著縱貫線鐵路修築,崁仔腳於明治35年 (1902) 年 6 月設站,但之後因爬坡問題,車站遷至崁仔頭,但車站仍稱為崁仔腳,一直到民國 47 年(1958)才改稱內壢站。雖然1904年臺灣堡圖上可見到崁仔頭的地名,但是1928年前後的臺灣地形圖,就已經見不到崁仔頭的註記(圖5),而且探訪內壢車站附近規模最大的福海宮,也沒有崁仔頭三個字的蛛絲馬跡,明顯地,崁仔頭被崁仔腳給併吞了。另外,補充說明的是,1920年臺灣總督府曾經做了地名改正的工作,將「仔」字一律寫為「子」字,因而崁仔腳的地名在此之後就被改為崁子腳。
依上所述,1902年以前的崁仔腳,只包含階崖下的飯店仔;1902-1958年的崁仔腳(崁子腳),包含了階崖上與階崖下;但是當1958年以後,內壢一名取代了崁子腳的車站名後,崁仔腳(崁子腳)指涉的空間範圍,又退回了階崖下的飯店仔一帶。
崁仔腳車站的設站意義


圖6

雖然清代的官道在日治時代初期仍然沿用,但縱貫線鐵路的修築導致的交通革新,對崁仔腳的地景帶來了關鍵性的影響。首先可以見到的是,鐵道的火車站取代了官道的飯店仔成為新的交通節點,火車站前逐漸成為新的聚落核心,現今福海宮 (圖6) 一帶的熱鬧程度已遠大於鴻撫宮,不僅1940年新設的中壢第二公學校崁子腳分離教室 (今內壢國小的前身) 位於福海宮旁,此外,居民購買日常生活所需的市場,也是沿著學校的圍牆邊分布著。


圖7 取自臺灣日日新報

而崁子腳車站設立帶來最大的產業發展效應,當屬1939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在崁子腳一帶開始營運的製糖所 (圖7) ,其位置就在今元智大學正門的對面。崁子腳製糖所每日壓榨甘蔗量為 750公噸,比起帝國會社虎尾製糖所的4900公噸,其實規模小上許多,但畢竟臺灣北部本就不是甘蔗主要栽植區域。1940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被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整併,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大日本製糖宣布「北部糖業合理化」方針,於1943年將崁子腳製糖所關閉。戰爭結束後,製糖所轉為中壢冰糖廠,1948年因冰糖銷售不佳而停工,1949年由國營企業的雍興實業公司承租該製糖所土地,包括廠房、倉庫、辦公室等及鐵道,成為當時臺灣最大的紡織工廠;雍興實業轉民營後,於1972年併入遠東紡織內壢廠,現今則為遠東企業研究發展中心。


圖8




圖9 興仁路二段67巷99弄

車站附近之所以帶來製糖所的設立,無疑是想要透過鐵道的運量大、運費低的特性,將糖業產品能夠快速運到港口出口至海外地區,因此,崁子腳製糖所與縱貫線車站之間,就需要有輔助的鐵路側線,以利糖業產品的運輸(圖8)。此外,為了將台地上的原料甘蔗運送至製糖所製成粗糖,製糖所與甘蔗種植地之間的軌道運輸,也成為日治時期地方上的新興交通載具,以崁子腳製糖所來看,其就有兩條分別通往今龍潭、八德及大溪員樹林的輕便軌道(圖8);戰後,由於製糖所早已結束事業,因而輕便軌道被拆除並轉為一般道路使用,今天興仁公園以南的興仁路二段、廣福路1357巷,就是日治末期的輕便軌道路基所在(圖9)。
逐漸都市化的內壢 工廠的設立,往往能吸引農村居民至工廠工作,而這些工廠勞工平常的生活所需,以及工廠本身器械的維修需求,又吸引了另一批服務業人口的移入,因此,通常工廠的設立都能帶動一個地區的人口成長,形成都市化現象。逐漸取代崁子腳地位的內壢地區,也因雍興實業在此設立全臺最大的紡織工廠,以及1976年開始營運的中壢工業區,所以吸引了不少人口的移入。這些人口移入對地景造成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學校的陸續出現,如1961年設校的新民初級中學內壢分校 (內壢國中前身) 、 1980年設校的自強國中、1999年設校的興仁國小、內壢高中等。


圖10




圖11

而另一個都市化過程可見到的地景變化就是建地的增加,如1989年設校的元智工學院(今元智大學)校地,過去是位在台地崖下桃園面的水田區,倚賴著桃園大圳的灌溉水源種植水稻。而位於台地崖上的中壢面農地與灌溉埤塘,轉為建地的案例也為數不少,如內壢高中用地,在1985年的地圖上還是一處灌溉埤塘(圖10);而這個埤塘旁曾設有一名為福元宮的福德祠,後來在埤塘的填平過程中,也遷建到今內壢高中南側的圍牆邊,廟中的對聯:「原臨池畔四時水秀護神靈、中居學庭安座龍躍民安康」(圖11),無疑是見證內壢地區在都市化過程中,灌溉埤塘轉為都市用地的最佳眉批了。 【完】
參考資料: 張健豐,2013,被遺忘的糖業文化系列之一 中壢崁子腳工場 ,臺糖通訊 http://www.taisugar.com.tw/Monthly/⋯⋯#
註:因元智大學的全球在地報刊物(報紙形式)邀稿,所以不得不生出了這一篇,而且至少要2000字。如果你有看到這段話,真的由衷佩服你的耐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