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三號多撐了11年 福衛七號功能更強

2019-04-14 11:51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氣象衛星福衛七號今早在新竹國家太空中心舉辦歡送會,15日起程飛往美國。它將取代福衛三號,成為太空中最精準的溫度計2.0。
福衛七號約今日11點從國家太空中心啟程,靠著比一般貨車更平穩耐震的氣墊車運送,並置放於約攝氏20度的控溫庫中,維持各項元件的穩定性。
福衛七號由6顆衛星組成,是由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SPO)與美國的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共同研發的氣象衛星,是台美在太空合作上的重要里程碑。
福衛七號衛星將搭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可接收美國的GPS及俄國的GLONA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訊號,藉由量測無線電掩星訊號,可推導出大氣層壓力、溫度、和濕度等大氣參數,與電離層的電子濃度。
福衛七號升空後,將取代2006年就升空的福衛三號。升空6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接收資料,但6顆衛星需花19個月,從才能發射到的720公里的高空,逐漸降到550公里,覆蓋每個軌道。
6枚衛星部署完成後,傾角24度的軌道可供蒐集中低緯度的資料,可提供在南北緯50度間每天4000 筆大氣資料,提升國內氣象預報準確度及劇烈天氣(颱風路徑及降雨)預測準確度,對於天氣預報、氣候觀測、太空天氣監控有很大的助益。
為何衛星需要汰換?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政憲說,由福衛七號取代福衛三號,是因為人造衛星都有壽命。余政憲表示,一來是電子元件本身就有使用期限,第二是衛星推進器的燃料有限,太陽能板上的電池也有壽命。
余政憲說,福衛三號本來預計的壽命是2年,但發現信號接收功能正常,運行長達13年之久。福三如今雖有些老舊,還能間斷性的接收信號,所以還沒除役。余政憲表示,福衛七號的功能性更強,且加入了備援設備,預計壽命為5年。
台灣的第一顆衛星福衛一號於1999年發射,是全球第33個擁有衛星的國家。目前仍在運作的衛星為福衛三號與福衛五號,福一、福二因功能失效而除役,福四和福六則因計畫中止而取消運作。
福衛七號主持人朱崇惠指出,福衛七號於2015年進廠。她說,過程中最具挑戰的是跨國合作。在福衛七號計畫中,台灣主要負責整合硬體系統,發射業務由美國負責,硬體設備由英國廠商協力。
福衛七號預計美國時間4月16日早上6點運達美國國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台灣時間6月22日搭乘獵鷹重型火箭升空。
「福衛七號」由太空中心運送至桃園機場將運往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基地,預計於6月...
「福衛七號」由太空中心運送至桃園機場將運往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基地,預計於6月22日發射升空,接替福衛三號、繼續擔任「太空中最精準溫度計」的任務。記者黃義書/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