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農產來台 學者:替代性高者為先







【台灣醒報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讓台灣已無生產、替代性高的農產品來台!」針對開放大陸830項農產品一事,陳李農改執行長杜宇認為,台灣可自給自足的農產品,政府要堅決捍衛,至於蘋果等替代性高的則可開放;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則堅決反對此項政策,他說,從過去台灣加入WTO的經驗便可得知,「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只會讓台灣農地流失,糧食自給率繼續下降。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日前的解禁大陸830項農產品來台一說,引發農民、學者等團體憂慮,台灣農村陣線更於3日號召近千名農民走上凱道,丟稻梗抗議,反對農產品貿易自由化。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和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皆表示,台灣許多農產品早已開放從國際進口,因此台灣不應該特別排除中國。杜宇強調,開放大陸農產品並非零和遊戲,針對台灣可自給自足,一旦進口就會衝擊到農民的柑橘、芭樂、豬肉等,政府要明確表態哪些會開放,哪些不會開放,解除農民疑慮。

杜宇認為,大家應該把中國當做國際貿易的一環,政府必須正面以對,並對農民說明清楚可能造成的衝擊,以及配套的補償方案,千萬不可用這種「放風聲、試水溫」的方式,讓農民陷於惶恐之中。

針對談判的項目,徐世勳建議,「將替代性高的農產品列入首要考量。」像是蘋果等,讓其在國內與其他進口產品競爭;並輔以季節性調節機制,區別市場,例如台灣當季盛產的水果,就不從大陸引進;另外,他更建議,加強產銷履歷的認證,提高在地品牌的認識,並設立進口損害基金,協助衝擊到的農民轉業,或注入農試所的技術。

陳吉仲則堅決反對「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他指出,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台灣農業在抵擋不了的情況下,農地一年流失4000公頃的面積,糧食自給率不斷下跌,從過去慘痛的經驗便可得知,台灣農產品並不適合貿易自由化。

陳吉仲表示,台灣農產品所創造出來的文化、生態保育等附加價值是沒有被市場計算出來的,以水稻田為例,其一年生產的稻榖總值約為350億,不過其帶來的糧食安全、自然景觀、涵養地下水資源等產值卻高達2000億,因此台灣農業市場一直處於市場失靈的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