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小論文報告格式

地理科小論文報告格式(參考用)
一、標題
  報告的標題,是一篇報告的中心,標題定得好不好,也可以看得出來這篇報告值不值得細讀。在定標題的時候,不是在報告的封面打上大大的地理報告或是名字座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研究主題』。標題如何定,主要有幾個方式:
(一)選定主題再選研究區:
    比如說,跟地理相關的研究主題有很多:自然保留區的生態環境、工廠的設置對環境有什麼影響、商店設置有什麼區位上的考量(如7-11)、都市與鄉村的地價高低探討…太多了(如果想要知道更多主題,可以找尋全國各大學的地理系網站,台大是http://www.geog.ntu.edu.tw/research/研究發展.htm,大家可以上去看!
    知道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後,必須要先去找資料,而不是馬上定研究區,因為找資料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資料很少,或是不知道如何找,那要求助於人,然後再來決定研究區值不值得或能不能做。而這個『研究區』可能小到一間寺廟、一個市場、一個行政區,大到可能是一個保護區、整個台北市或全省,要看主題是什麼。
(二)選定研究區再選主題:
 另外一種是先定研究區,這是各位比較『可行』的方式,因為老師說過如果研究地點要花很多交通的時間,那難度就相對地比較高,所以必須審慎選擇
(三)先定一個大方向,找到資料以後再定主題:
  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做什麼才好,什麼才是有興趣的,那麼就先去翻翻資料,或是在上面的那個網站找靈感,製作的過程中,慢慢的主題就會浮現出來,尤其當妳的資料不足,實察的記錄又不夠的時候,經常要遷就資料的內容去作題目的調整,包括可能要加上『小標題』,如以某某地為例。
二、目錄
  目錄的內容就是索引,包括章節的頁數、圖表的總覽等,比較容易作。
三、前言
  前言與本文中的動機不一樣的是,前言是一篇文章的頭,要解釋這個標題是要介紹什麼,而報告中如何來舖陳,本文中最關鍵的研究重點是什麼,要給大家一個初步印象,並談到妳會在結論的地方提到什麼。所以一般來說,前言是在整篇研究及調查都完成之後(就是本文的內容完成後),才來寫前言和結論。
四、本文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如果找資料定標題的方式是照老師說明的模式,那動機通常就幾乎等同於『興趣』,覺得哪個議題有趣就做。當然如果各位是屬於先選研究區再選主題的,那這個部份就會需要一點點『解釋』了。而研究目的則是這篇文章到底想要得到什麼訊息,可能在還沒作研究之前,我們就要先設定,比如說作工廠的設置對環境的影響,我們已經先設想會有污染,但是研究污染的情況是如何,範圍有多大…這就需要『調查』了。
 (二)文獻回顧:一篇研究性質的文章,絕對不可能『空口說白話』,而是要有憑有據,不能完全靠想像或猜測來完成。為了讓自己的研究方式與內容更有效率及增加可信度,我們一定要找一些資料來參考,但不是抄襲。所謂的抄襲,是在文章裏面明明引用了別人的文章,但是沒有標明這篇文章是誰作的,下面是範例:
    『彰濱工業區是著落在彰化縣境內,利用海埔地作為工業區的使用,然而由於海埔地的地基不夠紮實,本研究調查發現,長期下來,此地區有地層下陷的危機…。』(李xx,民國85)
     不加『』及(李xx,民國85)而把這段文字直接寫在報告的內容中,就是「抄襲」,如果照老師那樣標示在文章裏面,只叫作「引用」,而最後在參考資料中,就要列出這段文字的文章出處或書名,才能算完整。在文獻回顧時,這是很重要的觀念,要不然會經常被質疑,而且當文章中出現『本研究』的時候,別人會真的誤以為是妳自己的研究(當然睿智的人還是看得出來是抄的!)。
 (三)研究內容:這個部份是整個報告的核心,從文獻中去找到的研究區資料,親自到研究區去作調查訪問及記錄,都必須要在這裏一一呈現,能夠愈詳盡,愈有組織愈好。
 (四)小結:針對研究的主體作一點點結束,不需要長篇大論,等到結論的階段再談清楚。
五、結論
  結論的部份可以包括整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是不是符合研究目的裏面所提到的內容,得到什麼樣的驗證;也可以提到找資料的困難、心得感想以及有趣的地方,如果都寫,那就要照程序來。
六、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的格式:
 (一)書籍:『作者,年代,書名,第幾版,出版社,出版地』
 (二)文章:『作者,年代,篇名,書名(期刊名),卷期
 (三)網站:中文網站或英文網站全名,加上『詳細』網址
 (四)報紙:作者,出版之年月日,標題,什麼報,幾版。
七、附錄

  這是在本文中不能放進來的資料,但是若覺得有相關必須要列名,那就擺在附錄的地方僅供參考,也可能是一些『圖片』,如此一來文章的完整性就足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