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連天的敘利亞,政府失能,內戰正盛,人民只能靠著自救活下去,對他們來說,戴著白色安全帽的敘利亞民防組織是他們唯一的希望。該組織又被稱為「白帽救援隊」,他們在災難現場捨身救人,偉大的奉獻精神也讓他們成為下屆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
從死神手上搶回人命
隨著敘利亞內戰邁入第五年,烽火連天的戰場上除了看到慘絕人寰的景象,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敘利亞民防組織(Syrian Civil Defence),又稱「白帽救援隊」(White Helmets)的他們,靠著永不放棄的勇氣,在每一個災難現場奮力救人,至今已成功從死神手上救回超過 56,000條人命。
百萬人眼中的希望
此外,他們還協助民眾災後重建,幫忙架設電纜、保護孩童還有建築物,他們的存在是百萬人眼中的希望。
提命諾貝爾和平獎
現在,全球超過 130個組織連署提名「白帽救援隊」成為下一屆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位於美國的中東機構(Middle East Institute)智庫主席齊柏林(Wendy Chamberlin)提到,白帽救援隊的隊員不顧危險,總是第一時間衝到爆炸現場拯救同胞。
成員來自各行各業 藥師、畫家、工程師都在內
「白帽救援隊」成立於 2013年,他們是敘利亞當地的民防組織,成員來自各行各業:麵包師傅、裁縫師、工程師、畫家、藥師等都志願加入救人的行列,目前成員將近 3,000人,分散在阿勒坡(Aleppo)、伊德利卜省(Idlib)、拉塔基亞省(Latakia)、霍姆斯省(Homs)、德拉市(Daraa)和大馬士革這些受到內戰和伊斯蘭國(IS)攻擊的區域。
救人一命 等於拯救全人類
白帽救援隊堅守中立原則,出任務時不帶槍,他們的座右銘出自《古蘭經》中的一段話:「救人一命,等於拯救全人類。」
殺人很簡單 救人難多了
然而,白帽救援隊成員卡菲(Abdul Khafi)提到,就算他們在出任務前受過訓,這些訓練還是很難涵蓋現場狀況。其中,他提到這份工作最難的部分不是體力,而是看到眾多傷亡時對心靈的影響。
卡菲說:「殺人很簡單,救人難多了,有時壓力遠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
為了人們的信任 犧牲生命
當白帽救援隊出生入死時,有的成員為了救人犧牲了生命。
歐索姆(Ammar Aosalmo)提到,目前已經有 134名成員在出任務時喪命,他們之所以願意捨身救人,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敘利亞民眾最後的希望。
俄軍故意空襲
於是,白帽救援隊日夜不停的工作。雖然他們的救援中心很隱密,但還是常常成為轟炸機的目標。他們提到,自從去年 9月30日俄國加入空襲後,情況越來越嚴重。
歐索姆表示,俄軍故意瞄準他們:「上個月,我們四間救援中心被俄軍空襲。」歐索姆補充到,空襲是造成救援隊成員喪命的主因。
「我們試著攔截飛機信號,告訴我們的成員趕快跑,因為俄軍會再次瞄準同一地點。」
最致命的武器 桶裝炸彈
面對俄軍空襲,白帽救援隊領導人薩利赫(Raed Al Saleh)呼籲聯合國安理會設置「禁飛區」,協助他們的救援行動。
「桶裝炸彈,有時被裝填氯氣,堪稱目前對平民最致命的武器,」薩利赫接著說:「我們沒有武裝且保持中立,成員至今已經拯救了超過 6萬人,但有太多人我們救不到,有被困在瓦礫堆中的小孩,我們聽不到他們的呼救聲。為了他們,聯合國安理會必須禁止桶裝炸彈,必要時得設置『禁飛區』。」
血肉模糊的現場
今年 30歲的侯賽因也向記者描述爆炸現場的慘狀,他說:「一顆炸彈在市場人最多的時候爆炸,當時正好是人們出門買食物的時候。市場內動物的肉混和著人類的,我們發現了手臂、腿和頭。那天我們失去了大約 25人,有人因為炸彈的關係早已無法辨識,你無法形容他們是人。」
人生中最糟的一天
卡菲接著提到他家附近發生的空襲事件,當時一架俄國轟炸機先瞄準平民,隨後攻擊救援中心。對卡菲來說,這是他人生中最糟的一天:「離炸彈落地只有 10分鐘的時間,最後我們九人中有七人受重傷,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們的中心無法再營運。這麼快你就可以殺人。」
不知該從何救起
幾天前,卡菲跟著救援隊衝去在阿勒坡城外的災難現場,當地被超過 40顆集束炸彈攻擊。卡菲說:「在每個方向都有人尖叫求救,有時你不知道該從哪救起。」
當局在殺人 我們在救人
今年 25歲的霍山(Hossam)提到,他們花了好多天想辦法把被鮮血和塵土覆蓋的屍塊找出來,他不確定自己要如何再繼續,但他說繼續救援任務很重要。
不分敵我一律救
對於白帽救援隊來說,他們不分宗教和政治立場一律救。他們曾從瓦礫堆中救出政府軍還有反政府軍,但最多的還是平民。
救援隊成員阿貝德(Abed)說:「當我在救人時,我不管他是敵人還是朋友,我關心的是那顆可能死亡的靈魂。」
看不到終點的內戰
目前,敘利亞內戰已經邁入第五年。根據聯合國的資料,當地人的平均壽命減少了 20年,超過 25萬人在內戰中死亡,超過 100萬人受傷,上百萬人流離失所,超過 400萬人以難民的身分逃往其他國家,而這場內戰還看不到盡頭。
新聞出處:地球編輯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