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地區在不同時期內人口數量的變動現象,稱為1( 人口成長 ),影響因素包括2( 自然 )增加與3( 社會 )增加;人口成長率=4( 自然 )增加率+5( 社會 )增加率。
2 自然增加是指某區域在某一時期因出生或死亡所造成人口數變動的情形;社會增加則是指移出或移入造成人口數變動的情形。
項目
|
計算方式
|
人口數變動
|
自然增加率
|
6( 出生 )率-7( 死亡 )率
|
(1)人口數增加: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數減少:出生率<死亡率。
|
社會增加率
|
8( 移入 )率-9( 移出 )率
|
(1)人口數增加:移入率>移出率。
(2)人口數減少:移入率<移出率。
|
3 歷年臺灣的人口成長
(1) 早期,因10( 死亡 )率很高,受自然增加率小的影響,人口增加緩慢。
(2) 日治時期,11( 死亡 )率逐漸降低,自然增加率開始提高,人口增加。
(3) 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12( 社會 )增加率提高,人口大量增加。
(4) 整體而言,臺灣的人口受13( 自然 )增加率影響較大,受14( 社會 )增加率影響較小。
1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 1( 拉力 ):吸引他地人口移入的有利條件,如就業機會多、生活環境佳等。
(2) 2( 推力 ):促使當地人口向外移出的不利條件,如就業機會少、生活環境差等。
2 人口遷移的型態
(1) 依空間差異區分:3( 國內 )遷移與4( 國際 )遷移,如從臺灣鄉村移入都市,為
5( 國內 )遷移,而外籍配偶移入臺灣,則為6( 國際 )遷移。
5( 國內 )遷移,而外籍配偶移入臺灣,則為6( 國際 )遷移。
(2) 依時間差異區分:7( 暫時 )遷移與8( 永久 )遷移,如外籍勞工移居的時間較短,屬於9( 暫時 )遷移,而外籍配偶則可能為10( 永久 )遷移。
1 受到1( 地形 )、2( 發展時間 )的早晚、3( 產業活動 )的影響,臺灣人口分布不均。
2 臺灣人口分布的特色:
(1) 平原、盆地人口多於山地人口:因平原、盆地適合發展4( 農業 )。
(2) 5( 西 )部人口多於6( 東 )部人口:東部受7( 地形 )阻隔,發展較緩慢。
(3) 都市人口多於鄉村人口:都市工商業發達,就業機會多,因此有較多的人口集中。以臺灣為例,8( 臺北 )、9( 臺中 )、10( 高雄 )三市是人口較集中的區域。
3 11( 人口密度 ):單位面積的人口數,可表現某地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其計算方法為人口總數÷總面積(平方公里)。
1 人口組成的因子包括性別、年齡、族群、職業等,可反映該地區社會、經濟特色和變遷。
2 1( 性別比 ):某地區男性人口數對應女性人口數的比例,計算方法為男性:女性=X:100。目前我國新生兒性別比仍高,顯示2( 重男輕女 )的觀念仍未獲得明顯改善。
3 人口的年齡組成:各年齡組別在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依經濟行為能力分為三組:
類別
|
3( 幼年 )人口
|
4( 壯年 )人口
|
5( 老年 )人口
|
年齡層
|
0~14歲
|
15~64歲
|
65歲以上
|
4 6( 扶養比 ):壯年人口負擔輕重的指標。受老年人口增多的影響,扶養比呈現上升趨勢。
5 7( 人口金字塔 )圖:分析一地人口性別與年齡組成的特徵,其類型包括:
類型
|
特徵
|
所屬國家類型
|
低金字塔型
|
出生率8( 高 )、死亡率9( 高 )
|
經濟落後的國家
|
高金字塔型
|
出生率逐漸降低、死亡率10( 低 )
|
發展中國家
|
彈頭型
|
出生率11( 低 )、死亡率12( 低 )
|
13( 已開發 )國家
|
1 臺灣平均每對夫婦的生育數目逐漸降低,幼年人口大幅減少,形成1( 少子化 )現象。
2 因醫療衛生與社會福利進步,使得國民壽命延長、出生率降低,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已邁入2( 高齡化 )社會。
3 近年來,由國外引進的外籍勞工或因跨國婚姻而移入的外籍配偶,以及因依親關係而移入的外籍人口,都成為臺灣的3( 新住民 ),他們要面臨語言、習俗、文化差異及子女教育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