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水資源 台北須面對的罩門

【聯合報╱林俊全/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2014.12.10 01:54 am
 
台北如何超越新加坡,是最近熱門的議題。執政者有此企圖,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台北有其紋理,與新加坡截然不同,是都市治理時必須面對的。在企圖帶動台北發展時,有些必須思考的面向。本文先不從社會經濟面切入,主要探討環境課題。
首先新加坡是個熱帶都市,台北是個亞熱帶季風氣候都市。兩者差異在日照、溫度與雨量。前者必需耗費許多經費,經營綠地空間。但台北如何讓都市更美化、綠化也是一個挑戰。幸運的是台北盆地周圍有豐富的地景、生態資源,除了都是綠地外,還有國家公園、三個自然保留區、水鳥保護區。這些是台北值得珍惜的。因此城市治理,必須與集水區的經理一起考量。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三大支流的集水區,都必須一起考量。
其次新加坡缺水,必須向馬來西亞買水,水資源控制在別國手中。台北很幸運,不太缺水,而且水質很好。缺水,就會想到水資源如何做最適當的利用。許多中水、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新加坡看來做得很好,新加坡很早就開始因應。
面對水資源的匱乏,尤其是全球氣候變遷的威脅,台北看來還有待加強,而且應該優先列入決策思考範圍。至少務必要能保護水質、水源與水量的安全。也就是說水庫的保全,應該列為第一優先。不宜在集水區上游有太多工程與開發,否則生產的泥沙,非常容易減少水庫的壽命。包括水源區下面開闢鐵道的建議,應該極力避免。
台灣政府與民眾其實面對水資源的匱乏,並不特別警覺,也少見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但是以霧社的萬大水庫為例,上游大規模的開發,經計算,再經過十一次類似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泥沙量,水庫會沒頂。到時候水資源的問題,會更凸顯。如何超越新加坡?台北是必須要未雨綢繆。因為台北不易找到替代的水資源。都市的水資源管理,除了水源、水量外,必須面對水太少、水太多、水髒了三個問題。台北一個都跑不掉,都需要用心面對。
再者,新加坡很幸運,地勢平坦,天然災害少。台北一直處於地震、颱風豪雨的威脅。許多的山坡地的開發利用,無形中都面臨潛在災害的威脅。雖然台北市的防洪工程已經非常好,但面對極端氣候的威脅,台北捷運再度成為水管、忠孝東路一段淹到七段的歷史不是不可能重演。
追求一個安全的都市,有很好的水資源、空氣品質佳、防洪功能強、減災準備工作等問題,都是必須面臨的挑戰。我們要超越新加坡時,這些是必須面對的罩門。新加坡很幸運,不必面對台北所面對的問題。但台北呢?主政者如何思考這些問題呢?
【2014/1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