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銘洲/編譯 | 民報 – 2016年9月2日 上午8:59
台灣副總統陳建仁,預計將在9月4日參加梵蒂岡,為加爾各答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1997),舉行的封聖儀式。為了出席如此重要場合,台灣派出副總統高階官方代表,恐怕是難以避免的,而且陳建仁本人就是天主教徒,此一身份再適切不過了;然而,台灣所遭遇的外交險境,多半不是禮節帶來的麻煩,而是中國因素從中作梗。台灣中研院歐美所訪問學人,邁克爾·賴利(Michael Reilly),8月26日在英國諾丁罕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分析》(China Policy Institute:Analysis)網站,發表一篇專文,提出上述觀點。
專文指出,羅馬天主教廷是台灣的小邦交國之一,這與其它21個多數分布於太平洋以及加勒比海的微顯國度比起來,這個歐洲的唯一邦交國,羅馬教廷,對台灣而言,其分量格外重要。中華民國(R.O.C)與教廷的建交關係,始於1942年;明年就是雙方建交75週年的重要時刻(當時的國民黨控制中國大遍江山,台灣則仍在日本統治之下),北京、梵蒂岡雙方皆有意透過,此一特別歷史時刻,營造關係解凍的意象(或暗示);甚至可能觸及發展外交關係,這類中梵關係變化,無疑給台灣內部帶來焦慮。
近來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暗示希望與北京發展進一步關係;此舉讓9月4日梵蒂岡的封聖儀式,於場面莊嚴盛大之餘,免不了讓台灣感受到,其所拋出的「警戒」訊息。外界觀察,副總統陳建仁這次的梵蒂岡之行,必然肩負著外交使命,藉機展現精神十足,卻又謹慎小心的(活路)遊說外交,希冀台梵邦誼得以「維持現狀」,繼續鞏固。
台灣天主教力量相對薄弱
專文指出,陳建仁副總統,將赴梵蒂岡進行活力外交;然而,台灣政府與天主教組織的關係,僅只於良好,卻不到深厚程度;換言之,國內天主教徒(教會)對國家的向心力,才是台梵宗教外交的堅實後盾(民間組織的外交續航力潛能)。依目前情況,天主教會與台灣政府關係,幾乎可用「模棱兩可」(ambivalent),或可有可無,加以形容。這種薄弱的互動關係,如何讓天主教會,願為台灣與梵蒂岡的外交關係,戮力搭造良好的遊說橋樑?
其次、從外觀門面而言,天主教的影響力看似令人印象深刻,它擁有輔仁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大學院校,亦有為數可觀成效卓著的私立完全中學;全臺教堂數量超過1100所,僅管多數位於偏遠鄉鎮。陳建仁的天主教徒身份,也只代表相當少數的力量;因為台灣天主教信仰者,總數不到30萬人,其佔總人口比率也不及1.5%。
台灣天主教徒人數不到1.5%,比日本比率來得稍高,卻沒有高出中國,也比約10%天主教徒的南韓低得多,這跟台灣天主教的發展史有關。早年的天主教徒,多半是1949年跟隨國民黨流亡來台的外省人,教區之設立,主要為了服務當年來台的外省族群;一旦大陸神父蒙主恩召,則多數由歐洲及其它亞洲國家的神父遞補。天主教福音傳播語言,以華語為主;教堂外觀,也呈現中國中心化特色。嘲諷的是,早年主要由中國進入台灣的天主教,竟然在原住民社區,綻送美麗花朵。
原住民元素,可為台梵外交注入永續活力
天主教徒人數在台灣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比率相當低,只有約1%;台北、台南教區甚至只有0.6%;花蓮教區的教徒人數卻佔總人口數逾10%。然而,與台北相較,來自花蓮教區原住民晉升為神父者,卻只有台北的近1/8。諷刺的是,直到21世紀之前,竟然沒有一位神父,能夠講當地的原住民語言。
專文亦指出,台灣派駐梵蒂岡的外使,一般都是承襲傳統外交模式的職業外交人員擔任,其在外交工作缺乏創見,無法與時俱進,與現代台灣亟欲打造的外交形象,呈現相當程度落差。
台灣如想透過(規模不大的)天主教會,幫助鞏固台梵邦誼,就必須留意羅馬教廷,頒布的族群「多樣性」、「包羅廣泛」等等教皇通諭精神。舉例來說,台灣如能從原住民社區,花費心力栽培更多族群的外交官人才,來出任駐梵蒂岡的公使,對於台梵邦誼將會是個莫大助力。
蔡英文總統,8月1日向台灣原住民發表道歉談話,並承諾為原住民平反,實現「轉型正義」措施,此一宣誓早為國際及國內社會所樂見;然而,如何提出照顧、保障少數族群的具體辦法,恐怕才是真正考驗。一旦台灣朝向羅馬教廷,所樂見的保障原住民多元族群,轉型正義等方向發展,更有助於鞏固、維繫台灣跟梵蒂岡之間的永續邦誼;也讓北京無法乘虛而入,分化台梵邦交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