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冊L1補充資料~國家結盟

高二第三冊L1國家結盟

國家與國界 <ul><li>國家主權的行使,必須有明確且可有效控制的界線 </li></ul><ul><li>隨者 交通 與 貿易 的發展,國家無法自限於國界內,必須與其他國家保持關係,甚至結盟。 </li></ul>

國家結盟 目的: 1. 國家間政治與經濟 競爭 趨激烈  國家間以結盟提高競爭力 2. 解決 國際間貿易、環保、人權及資源 開發等 問題 ex: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ex: UN

結盟分區 OPEC APEC EU WTO 保障國際貿易間的自由貿易 追求和平富足 . 建立單一市場 推動亞太地區貿易與經濟合作 保護石油輸出國之總體利益 成立宗旨 英文 世界貿易組織 歐洲聯盟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名稱

結盟分區
(一)   區域結盟
1.          目的:增加國際實力、擴大市場及原料來源
2.          單位:以國家為單位、以國家為邊界
3.          類型:
(1)       政治性:UNNATOCISASEAN…等

(2)       經濟性:WTONAFTAEUMERCOSUROPEC…等

國家結盟的分類 全球性 組織 歐洲聯盟( EU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APEC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 區域性 組織 聯合國( UN ) 世界貿易組織( WTO ) 結盟分區 空間 機能 政治性 組織 八大工業國( G8 ) 北...
**全球性組織
聯合國
「聯合國會徽」的圖片搜尋結果
聯合國英語:United Nations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2年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無爭議的主權國家都是聯合國會員國。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大(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當前由潘基文擔任。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有六種工作語言,分別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
 「聯合國會」的圖片搜尋結果
 聯合國系統建立於五大機構之上——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秘書處以及國際法院。第六個機構託管理事會在1994年最後一塊託管領土帛琉獨立之後已經停止運作
五大機構中的四個都將總部設於紐約的聯合國總。國際法院的總部位於海牙,而其他專門機構的總部設在聯合國駐日內瓦維也納奈洛比的辦事處,剩餘的聯合國實體則分布在全球各地。聯合國用於政府間會議和文件的六大語言分別為阿拉伯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根據《聯合國特權和豁免公約》,聯合國及其機構在其進行運作的國家具有外交豁免權,由此保障聯合國對東道國及成員國的公平公正
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
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是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 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啟動「聯合國語言日」,旨在慶賀多種語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樣性,並促進6種官方語言聯合國的平等使用。


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界貿易組織」的圖片搜尋結果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世貿英語: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縮寫WTO,法語: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ommerce縮寫OMC西班牙語Organización Mundial del Comercio縮寫OMC)是負責監督成員經濟體之間各種貿易協議得到執行的一個國際組織,前身是1948年起實施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秘書處。
世貿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現任總幹事是羅伯托·阿澤維多。截至2016年7月29日,世界貿易組織共有164個成員。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是調解紛爭,加入WTO不算簽訂一種多邊貿易協議,但其設置的入會門檻可以做為願意降低關稅、法律配合、參與國際貿易的門票,它是貿易體制的組織基礎和法律基礎,是眾多貿易協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員貿易立法的監督者,是就貿易提供解決爭端和進行談判的場所。該機構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其成員間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額的絕大多數,被稱為「經濟聯合國」。



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的圖片搜尋結果

   
世界銀行英語:World Bank)是為發展中國家資本項目提供貸款聯合國系統國際金融機構。它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組成機構之一,同時也是聯合國發展集團(UNDP)的成員。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共有189個成員國,而國際開發協會則有173個成員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成員國也同時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同時也只有它們被准許加入世行旗下的其他組織。總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世界銀行的官方目標為消除貧困。根據其有關協定規定(修訂並於1989年2月16日生效),其所有決定都必須旨在推動外商直接投資國際貿易,以及為資本投資提供便利。
世界銀行由兩個機構組成: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並不一樣,後者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該兩項通稱「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以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等5個機構組成。然而在某些非正式場合,世界銀行集團也可被簡稱為「世銀」。目前該組織歷代的行長都是美國人,另外重大決議時需要85%的票數才得以通過提案,而美國的投票占比從未低於15%,因而美國的投票比例被俗稱為「否決權」。
區域性結盟
區域性的結盟分區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 (EU) ,現擁有 27 個會員國。歐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國際組織,在貿易、農業、金融等方面趨近於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而在內政、國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則類似一個獨立國家所組成的同盟。
歐洲聯盟英語European Union,縮寫:EU),簡稱歐盟,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垂克條約》(也稱《歐洲聯盟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現擁有28個成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實體(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八大工業國成員),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歐盟已經漸漸地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後損失慘重的歐洲,以及擔憂歐洲會再度陷入戰爭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歐盟的上議院)、歐盟委員會(歐盟的行政機構)、歐洲議會(歐盟的眾議院)、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是歐盟的官方貨幣,目前已經由28個成員國中的18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3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歐盟的主要議題是英國脫歐、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

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英語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Agreement,NAFTA) 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了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與歐盟性質不一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不是凌駕於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並同時宣告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正式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擁有4.5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約17.3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1.37萬億美元,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洲聯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NAFTA logo.svg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圖片搜尋結果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圖片搜尋結果

輸出國家組織OPEC)是一個政府間組織,截至2018年2月擁有14個國家,由前五名成員於1960年為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維護石油收入,在巴格達成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總部自1965年以來設置於奧地利維也納。截至2016年,14個國家估計占全球石油產量的44%,占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的73%。這使得 OPEC 能對全球原油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在其成立之前由美國主導的跨國石油公司確定)。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既定使命是「協調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與價格、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以確保為石油消費國有效、經濟而穩定的石油供應,為產油國提供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收入,為投資於石油行業的資本提供公平的回報。」該組織也是國際石油市場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截至2017年5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歐佩克)的成員除了前加入的五個外還包括阿爾及利亞(1969年加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加入)、安哥拉(2007年加入)、厄瓜多(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加入)、赤道幾內亞(2017年加入)、加彭(1975年加入,1995年初退出,2016年再加入)、利比亞(1962年加入)、奈及利亞(1971年加入)、卡達(1961年加入),而印尼則是其前成員(1962年加入,2008年底退出,2016年1月重新加入,同年12月再度退出)。沙烏地阿拉伯是該組織事實上的(英語:De facto)領導者。三分之二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石油產儲量位於圍繞富油波斯灣的六個中東國家。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立標誌著國家對自然資源主權的轉折點,而它的決定在全球石油市場和國際關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效果在戰爭或民間疾病導致石油供應中斷時顯得特別強烈。 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導致石油價格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收入和財富大幅增長,給全球經濟帶來長期而深遠的影響。在80年代,歐佩克開始為其成員國制定生產目標:一般來說是通過減少石油產量使油價上漲。而來自該組織2008年和2016年的裁決減少了供過於求的石油供應。
經濟學家經常引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作為卡特爾的教科書範例,因為通過該組織內部的合作各產油國減少了市場競爭,而其磋商則受國際法下國家豁免原則的保護。 2014年12月,「歐佩克和石油人」(英語:OPEC and the oil men)在勞合社的「航運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然而,它們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卻常常受到非歐佩克國家能源資源的擴張的挑戰。此外,個別歐佩克國家追求自身利益,亦會生產超出產量上限,而給該組織的影響力帶來挑戰。


大洋洲( 2 ) : 澳大利亞、紐西蘭 東亞( 5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南韓、俄羅斯、台灣 東南亞( 9 ) : 汶萊、香港、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北美洲( 3 ) : 加拿大、墨西哥、美國 中南...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Member Economy),其國內生產毛額總量約佔世界的60%、貿易量約佔世界的47%。1989年成立之初由澳洲汶萊加拿大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美國等12個國家組成,1991年中華民國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1993年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秘魯俄羅斯越南加入。


APEC組織架構圖
備註:APEC經濟領袖會議下設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部長級年會、專業部長會議;部長級年會下設有資深官員會議,資深官員會議下設有11個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s)、4個委員會(Committees)、及8個特別任務小組(Task Groups)。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全球35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在巴黎米埃特堡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前身是1947年由美國加拿大發起,成立於1948年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該組織成立的目的是幫助執行致力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劃。後來其成員國逐漸擴展到非歐洲國家。1961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改名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經合組織的其宗旨為:幫助各成員國家的政府實現可持續性經濟增長和就業,成員國生活水準上升,同時保持金融穩定,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其組建公約中提出:經合組織應致力於為其成員國及其它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穩固經濟擴展提供幫助,並在多邊性和非歧視性的基礎上為世界貿易增長作出貢獻。
對於三十五個市場經濟國家來說,經合組織是個獨一無二的論壇。他們在一起工作然後發表關於全球化趨勢下經濟,社會和政府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OECD現有35個全責成員;除了1961年的創始成員國外,其他成員國名後均列出了其入會年份。列表中打*號者是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
創始成員
後來加入的成員


非洲聯盟 

非洲聯盟( AU )是一個包涵了 53 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 2002 年 7 月在南非成立,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洲性政治實體。

非洲聯盟(簡稱非盟英語African Union,AU)是一個包涵了54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實體。非洲聯盟於未來有計畫統一使用貨幣、聯合防禦力量、以及成立跨國家的機關,這包括一個管理非洲聯盟的內閣政府。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
前身是1963年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成立的「非洲統一組織」。2002年7月在南非改組
旗幟  徽章
非洲聯盟委員會是非洲聯盟的權力執行機構。該組織由許多處理不同事務的委員組成。總部設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

會籍暫停

 埃及在2013年因政變被暫停會籍,2014年6月恢復。

前成員國

 摩洛哥因該國抗議西撒哈拉的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以主權國家的名義加入 非盟,於1986年退出。

觀察員國

 海地 觀察員國,在2012年2月2日於阿迪斯阿貝巴召開的第18次非盟峰會上,海地得到觀察員國資格,在那之後有投交成為附屬成員國的申請(因海地人口黑人佔絕大多數)。

東南亞國協ASEAN


東南亞國協 ASEAN  東協目前共有 10 個正式的成員國  東協加 1 :中國 東協加 3 :中、日、韓 東協加 6 :中、日、韓、紐、澳、印

東南亞國家協會

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協」,於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成立,五個創始會員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其後汶萊於1984年1月8日加入、越南於1995年7月28日加入、寮國和緬甸於1997年7月23日加入,柬埔寨於1999年4月30日加入,形成東協10國,持續至今。 祕書處在印尼雅加達
徽章
東協目前共有10個正式的成員國,另外還有一個候選國和一個觀察國:
根據1967年五國簽署的東協宣言(ASEAN Declaration),東協的宗旨與目標在於:(1)加速該地區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並(2)在持續尊重該地區各國家的法律規範,以及固守聯合國憲章的原則下,促進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1976年,東協會員國在印尼峇里島舉行首屆東協高峰會(The First ASEAN Summit),會中並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簡稱TAC),再次確立東協各國間的基本原則,包括:
  • 相互尊重彼此之間的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性以及國家認同; 
  • 各國擁有免於其國家實體遭受外力干涉、顛覆或併吞的權利; 
  • 各國不得干涉其他國家內政; 
  • 須以和平方式解決歧見與爭端; 
  • 放棄採取威脅或動武的手段; 
  • 彼此之間有效合作。 

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十國發起,由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和東協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六國共同參加,共計16個國家所構成的高級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談判中。


美洲國家組織(OAS)


美洲國家組織 (OAS)  ,是一個以美洲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它的成員為美洲的 34 國。(原 35 國)

美洲國家組織是美洲地區的政治組織。1890年4月14日,美國與拉美17個國家在華盛頓擧行的第一次美洲會議,決定建立美洲共和國國際聯盟及其常設機構——美洲共和國商務局。1948年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擧行的第九次美洲會議通過了《美洲國家組織憲章》,改名“美洲國家組織” 。正式成員35個(2010年6月):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巴拉圭巴拿馬巴西祕魯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多米尼克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哥斯黎達加格林納達古巴海地洪都拉斯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基茨和尼維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危地馬拉委内瑞拉烏拉圭牙買加智利圭亞那伯利茲

古巴系美洲國家組織成員國,但自1962年以來一直被拒絕參加該組織的活動。2009年美洲國家組織第39屆大會一致通過廢止1962年OAS中止古巴成員資格的決議,但古巴拒絕重返該組織。洪都拉斯因國内發生軍事政變而於2009年7月被中止成員資格。

南方共同市場
 Flag of Mercosur
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orMercosul西班牙語Mercado Común del Sur葡萄牙語Mercado Comum do Sul;下簡稱共同市場)是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委內瑞拉巴拉圭等南美洲國家的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1991年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及巴拉圭四國簽訂《亞松森協定》,並於1994年增修《黑金市議定書》,確立共同市場組織架構。成立宗旨為促進自由貿易及資本、勞動、商品的自由流通。
共同市場源於1985年,阿根廷總統勞爾·阿方辛及巴西總統若澤·薩爾內簽署的阿根廷—巴西一體化及經濟合作計劃(Programa de Integración y Cooperación Económica Argentina-Brasil)。
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等國近日取得準會員資格,委內瑞拉於2006年6月17日簽署會員協議書,並於隔月成為會員國。該組織有整合美洲的使命。
南錐共同市場• 成立起源 – 1986 年 8 月,巴西與阿根廷彼此率先簽訂協定 – 1991 年 3 月 26 日阿根廷與巴西、烏拉圭、巴拉圭之三國領袖,   於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簽署「亞松森協定」 – 1994 年 8 月組成一個對外一致的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NATO ),簡稱 北約組織 或 北約 ,是一個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 國際組織 。總部設在 布魯塞爾 。 26 個會員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NATO;法語: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OTAN),簡稱北約組織北約,是一個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49年3月18日,美國英國法國公開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於同年4月4日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後正式成立。為與以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相抗衡。及至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宣告解散,北約就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長、國防部長組成。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最新成員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於2009年4月加入,至此北約總共有跨域歐洲和北美的28個國家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員國國防開支占該國GDP的2%左右。
公約第5條規定成員國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確認,其他成員國將作出即時反應。該條款被理解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並不再次需要各國政府的參戰授權。但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北約曾協助反海盜行動(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聯合國要求下打擊亞丁灣非洲之角印度洋的海盜,並在2011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將利比亞上空設為禁飛區

海灣合作委員會


海灣合作委員會( GCC )1981年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成立。其成員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6國。

 

海灣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全稱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是中東地區重要區域性組織。1981年5月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成立。其成員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林、卡達、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6國。海合會反映了海灣6國聯合自強的強烈願望。目前它已成為維護海灣安全和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總部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成員國總面積267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400萬,主要資源為石油和天然氣。2001年12月,葉門被批准加入海合會衛生、教育、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理事會等機構,參與海合會的部分工作。

阿拉伯國家聯盟
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拉伯聯盟阿盟阿拉伯語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成立於1945年,是阿拉伯國家組成的地區性國際政治組織,成員國皆位於亞洲非洲,宗旨是加強成員國間的協作,共同維護各國的主權領土完整,廣泛開展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合作。現有成員國22個。總部原設開羅,由於埃及以色列簽訂和約,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國家外交和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將阿盟總部遷往突尼西亞。1990年10月31日,阿盟總部遷回開羅,現任秘書長是來自埃及納比勒·阿拉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