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15 17:05
- 新聞引據:、共同社
- 撰稿編輯:新聞
這個禮拜一(12日)正好是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納入日本電子大廠夏普滿三年的日子。日本《共同通訊社》13日發出一篇報導認為,來自鴻海的夏普董事長兼社長戴正吳通過徹底削減成本,使這家垂死的日本廠商實現重生;同時也引述野村證券分析師岡崎優的說法表示,「作為鴻海內的最終端商品生產商,夏普的發展戰略順利推進。」
回頭來看2015會計年度(2015.4—2016.3),當時日本夏普嚴重虧損逾740億台幣,但鴻海入主後,到了2017會計年度的結算,就已經轉虧為盈了,無怪乎有日本夏普的老員工這麼說:「曾以為會破產。唯有感謝(戴正吳)社長。幸好沒有辭職。」
共同社報導中說,戴正吳在日本最重要傳統節日-盂蘭盆節假期前,發出給員工的訊息是:「幹部即使在休假期間,也應保持能隨時用電話和郵件應對,避免處理工作滯後」,報導認為,這封訊息,正是展現出這名曾在電子設備代工領域全球性企業中擔任過副總裁的經營者的嚴厲一面。
這篇報導對戴正吳的治軍之術著墨甚多,譬如,戴正吳的優勢是能講日語,沒有語言障礙;另外,在收購夏普後立即著手改革,抓緊成本,同時審查嚴格。戴正吳還特意拉大獎金差距,讓賞罰更加分明,此外,他上班時向創始人早川德次的銅像鞠躬等,也展現出重視創業精神的姿態。
不過,報導中也提出夏普的隱憂,認為受到美中經貿戰的影響,該公司仍尚未取得經營重組後理應有的發展,甚至戴正吳自己也承認,夏普在中國的品牌戰略「失敗」,該公司也放棄了2019會計年度打算將全年銷售額增至3.25兆日元(將近1兆台幣)的目標。
此外報導中提到的夏普發展隱憂還包括,夏普的超高清8K電視機仍未普及,家電產品的網路連結與附加服務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及戴正吳即將於明年退休,接班人選能不能頂得住…種種問題都牽動著夏普的未來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