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



  • 類  型: 展覽
  • 演出時間: 2011/10/03 09:00~2012/01/03 17:00
  • 活動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
  • 票  價: 150~375









康熙與路易十四 故宮初相見

作者: 吳垠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0月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三百年前彼此心儀神往、卻沒能相會的康熙大帝與法王路易十四,昨日終於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握手相會了!昨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盛大開幕的「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藉著包括故宮在內,以及法國羅浮宮、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和北京故宮、瀋陽博物院等十八家重量級博物館,展出一百八十九組件珍藏文物,訴說一段中法文化交流的世紀美談。


昨日雖然風雨交加,「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開幕晚會依舊湧入上百名國內外貴賓,總統馬英九也賀電祝福,現場除了有來自法國和中國博物館代表,台灣企業界如曹興誠、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等人均蒞臨現場,一起見證中法兩位君王首次相會的盛況。而台灣京劇大師吳興國和在巴洛克音樂界頗富盛名的法籍演員Jean Francois Novelli也粉墨登場,分別擔綱康熙與路易十四,身穿龍袍與巴洛克風格宮廷華服,現場各清唱一曲後,兩人握手互表友好。


「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由故宮主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即日起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開展。故宮院長周功鑫表示,這個特展籌辦三年,是故宮慶祝建國一百年的壓軸大展,「兩位君主不曾謀面,卻有許多相似處,透過傳教士對彼此有深層的認識。這個展覽藉由文物展出,介紹一個時代、兩位君主和五位傳教士在交流過程中,激盪出的火花。」


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從媒體人的角度,觀察本特展的意義,「三百多年前康熙和路易十四同時並置的時代,他們彼此神交,今日終於在故宮實現歷史性的聚會」,更難得的是展覽匯集了台、中、法博物館以及香港收藏家李景勳等十八個單位珍藏。


展場第一展區就是介紹「康熙大帝與法王路易十四」其人、家庭、事功、收藏與藝術成就等。借自凡爾賽宮暨特里亞農宮博物館藏的《路易十四肖像》油畫,描繪五十歲的路易十四,身著甲冑,手拿指揮棒的英勇形象。與之相對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康熙戎裝像》,描繪少年康熙戎裝坐像,頭戴金盔、甲冑,腰懸佩刀、身背弓箭,表情肅穆,此為康熙傳世肖像中最年輕的一幅。


 



當康熙遇上路易十四 一場精采東西文化交會

作者: 江昭倫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1年9月29日 下午7:17






國立故宮博物院建國百年壓軸大展,端出了「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特展,展出故宮館藏與借展自中國法國等共18家博物館、共189組件珍品,提供民眾了解17、18世紀個時期,康熙與路易十四這兩位東西方君主如何在法國耶穌會士穿梭與推介下,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精彩藝術文化交會!


◎ 當康熙碰上路易十四


17世紀後半至18世紀初期,歐亞兩端的中國與法國各自引領的東方與西方文化與藝術發展的風潮,這個時期的中國君主是康熙大帝,法國君主則是太陽王路易十四。


這兩位皇帝有著極為相似的成長背景。康熙皇帝生於1654年,8歲即位;路易十四生於1638年,6歲登基,他們各自都在母后和太皇太后的輔導與教養下,接受完整的君王教育,並且擁有豐富的藝術文化涵養,文治武功顯赫。


康熙與路易十四雖然一生從未謀面,卻知道彼此的存在,並透過耶穌會士往來穿梭,開啟了東西文化交流最精采的一頁。故宮即將於10月30日正式推出的「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中法藝術文化的交會」,正是希望將這一段交流歷程與成果呈現在觀眾面前。故宮院長周功鑫說:『(原音)我們著重的是在於路易十四和康熙,他們是怎麼樣認識?然後怎麼樣透過法國傳教士傳遞訊息,讓他們兩個之間建立互相認識?還有因為他們的交流…透過傳教士,還有東印度公司「海神號」運送文物,讓中法文物、藝術或文化有很大的改變。』


◎ 耶穌會士:君王的橋樑


明清時期,許多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同時也把西方的科學、藝術與聞名帶到了中國,當中又以法國耶穌會士表現最為突出,兩位法國耶穌會事白晉與張誠後來甚至進到了宮中成為康熙的老師,指導他西方數學、天文、醫學與科學。這次故宮「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特展」中展出的一件「欽定骼體全錄」,就是耶穌會士當時將法人所著的「人體解剖學」翻譯成為滿文的版本,計畫用來指導康熙的教材。


法國吉美博物館研究員曹慧中說:『(原音)有個耶穌會士當時跟康熙口述很多西方解剖學,康熙非常有興趣,請他把當時最先建的醫學知識,用滿文翻譯,叫「欽定骼體全錄」,這次也是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概上次借是在2、30年前,這麼久以後再把這套非常珍貴,一套有八卷(借展)。』


不只如此,當時耶穌會士也同時利用書信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回報介紹給法國,在法國引發極大迴響,使得當時知識份子對中國心生嚮往。這些書信民眾都能在這次故宮特展中見到。


◎ 中西文化交會明証


還有一件17世紀末由著名貝爾納‧裴洛所製作 「玻璃海豚式甜品瓷器」,是當時西方玻璃製作水準的代表。康熙對於西方玻璃製品相當欣賞,後來也在宮內成立專責單位,並請到法國專家協助,希望能將技術引進中國,這些仿效學習的作品也將在這次特展中一併呈現。


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說:『(原音)大家知道,在當時的玻璃工藝,西方比中國強,康熙花了很多心血在現在的中南海裡面設立玻璃廠 請當時的法國耶穌會士以及一些民間法國工匠來幫忙中國玻璃工藝的創發,我們在陳列室展出最少7張康熙玻璃器物,我開玩笑說雖然只是個位數,已經是全世界康熙最多玻璃的展出。』


另外,法國的琺瑯瓷器也讓康熙大為傾心,命令工匠仿效,進一步發展出中國獨特琺瑯彩陶瓷器,將清代畫琺瑯瓷器燒製水準提升到另一個新的境界,精美程度絲毫不輸西方。


除了康熙積極引進西方玻璃與畫琺瑯工藝技術,故宮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指出,法國方面對於中國青花瓷同樣很驚艷,努力模仿,也開創出法國風格鮮明的青花瓷器,展品中一件17世紀、出自法國瓷器重鎮里摩居的代表作品「畫琺瑯耶穌與六位門徒畫像盃」,就是當時中法交流成果的一項重要明証。


嵇若昕說:『(原音)他們受到喜歡中國青花瓷器開始模仿,初期做錫釉陶,接著從錫釉陶開始配方,配出了所謂軟瓷 ,攝氏1100度的軟瓷;初期畫當然畫這個鈷藍,慢慢開始有了交會的燦爛火花,就是他們剛開始是模仿,後來就創造出研究出自己具有當時歐洲法國特殊風格的紋飾的青花瓷器,軟瓷,所以這一件可以說是雙方交會的燦爛火花。』


17世紀的歐洲各國想遠東拓展,目標就是中國,但最後卻只有法國能打入中國政治核心,憑藉的就是文化。10月3起民眾不妨到台北故宮看一看這次「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感受一下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當年促成的這一段精彩的藝術交流成果!




  • 留言者: 曾聰明
  • Email: joe3091joetw@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10-24 18:16:18

    我從這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知識,如果哪一天有空,我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去了解更多我不知道的是!!!


 


       J109  30   曾文擇







  • 留言者: 曾聰明
  • Email: joe3091joetw@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1-10-24 18:16:16

    我從這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知識,如果哪一天有空,我一定要去一探究竟,去了解更多我不知道的是!!!


 


       J109  30   曾文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