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雙溪,山中傳奇


遙遠的雙溪,山中傳奇





 

作者: 文.李珊 圖.金宏澔 | 台灣光華雜誌 – 2012年7月8日 上午9:43

我曾想讓孩子把我的骨灰拋灑在北勢溪上游,讓孩子們走在像電影《大河戀》一般的大溪畔,聽著森林間的鳥叫蟬鳴,就像看到我一樣。」走遍千山萬水的自然作家劉克襄,如此形容他對雙溪這段美麗溪流的喜愛。

雙溪之美,美在它不偏不倚的遙遠與荒涼,美在它的遺世獨立。

位於新北市平溪和貢寮間的雙溪,有「台北的後花園」之稱,雙溪的泰平和柑腳城,又處於後花園的後花園,兩個偏遠的靜謐村落,平常只有登山客會路過;新北市府為了推動低碳旅遊,請來熟知古道和山區小鎮歷史的劉克襄帶路,希望這些曾經繁華的村落,不再被世人遺忘,也讓仍然素樸的山中民風沉澱現代人浮動的心靈。

詩人楊牧,二十多年前曾在散文中如此描述他的雙溪印象:「火車接近雙溪,火車穿越那陌生的小站,火車將雙溪拋在後面,遠遠。我從來不會在那小站下過車,雖然心裡以為曾有。有時我會想像,那樣一個山區裡阻塞的村莊應該如何,如彼如此。」

雙溪已這般疏離,何況是在雙溪鄉最裡面山區的泰平。

古道與山路的交會口

打開地圖,雙溪以南貫穿南北軸線的,東邊是「雙泰公路」,西邊是「雙柑公路」,泰平和柑腳城就在這兩條公路旁。

此行的第一站是虎豹潭,從雙溪往南走雙泰公路費時30分鐘,在公路尚未開通前需要翻山越嶺八、九小時,位於雙溪和泰平中途的「辭職嶺」(大樟嶺),是附近山嶺的高點,好幾條山路在此交會。

辭職嶺古道路口解說牌上說明地名的由來:光復初年有3名老師從雙溪前往泰平國小教書,走了4小時才到,眼看前面還有崇山峻嶺,想到前途迢迢,索性辭職打道回府。

劉克襄表示,民國60年代公路開通前,被調來此地教書的教員,就像當兵抽到「金馬獎(金門馬祖)」一樣心酸。

近來因古道熱,辭職嶺古道又重新被發掘,如今健行,不過一小時的路程,便可抵達另一端。一路上森林濃密,又可拜訪鄉野田園,很適合春秋時日的踏青。

素樸的土地公廟,看村落歷史

在進入虎豹潭步道前的一座土地公廟前,劉克襄開始解說在鄉間觀察土地公廟的門道。

早年先民每到一處開墾,都會先找當地石頭或石碑拜拜,祈求土地公保佑田地結實纍纍,因此土地公廟的年代,也就是村落開發的歷史。

雙溪土地公廟都是灰撲撲的砂岩所建,既未上色也沒穿金戴銀,頭頂上還有彷彿牛角般的突起物,顯示是日據時代所建,因地處偏遠,仍保留當年原始素樸的樣貌。

泰平的山谷農地開闊平坦,清朝官員黃廷泰曾在鄰縣宜蘭頭圍擔任千總,有回巡視發現這裡的土質肥沃卻無農耕,十分可惜,便招募宜蘭佃農進來開墾。由於溪水豐沛,地利豐饒,二百年前即已形成富庶的水梯田農村,外地窮苦人家很希望把女兒嫁到泰平,豐饒的環境也孕育不少素人文人雅士,留下許多詩文創作。

隨著時代變遷,居民紛紛外移,田園荒蕪,研究過台灣採金歷史的史學前輩唐羽,因負責撰寫《雙溪鄉志》,1977年循古道抵泰平南方、地名特殊的「三分二」,寫下〈太平行觀荒田有感〉:

鶯嶺連峰留北勢,豹潭飛瀑逐前程;
時人佇立三分二,
歎嗟疇田任廢耕。
詩中描述的景觀,三十多年後依舊,荒涼卻也壯麗。

被遺忘的內陸大水域

離公路不遠的虎豹潭是北勢溪上游的深潭之一,蜿蜒的溪流清澈綺麗,溪邊步行,空氣中散發深邃靜謐的氛圍。

劉克襄十多年前第一次來到此處,就有像電影《大河戀》中男主角布萊德‧彼特那種站在大河中拋扔釣竿的激動。此地也擁有砂岩和頁岩雕塑的「壺穴」地形,只見溪床上的石頭一一被淘洗出形狀不一的圖案,煞是有趣。

相較於台灣其他山區,河流上游多半陡峻,北勢溪的上游平坦寬闊,先民才能傍溪而居,過著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沿著溪岸步道,劉克襄帶領遊客發掘先民墾拓的痕跡,例如沿岸開著淡黃色針狀花又稱香果、山蓮霧的「風鼓」,是山區農家種來食用的水果,可用以補充不足的維他命,品種算是蓮霧的近親,只是外型稍遜。一百年前馬偕博士來台時,就看到市場上擺著這種香甜但肉薄的台灣水果。

溪邊森林不少瘦長的長枝竹,也是深山農家遺留的痕跡,可以用柔軟的竹材編織成籃子或裝米的容器等。

更多不知名類似野薑花的植物,也是先民以薑入菜的食材,雙溪住民曾用此做成野薑花水餃,和新竹內灣「阿婆的野薑花粽」並列為運用野薑花入菜的高手;長在潮濕森林的山蘇,當葉子太大不能食用時,當地住民常拿來包粿。劉克襄走訪台灣小鎮時,就是這樣透過自然觀察,和在地人閒聊,拼湊出山區鄉鎮古早的生活圖像。

山谷中的珍珠

第二站柑腳城(即長源村),從雙溪往西行雙柑公路10分鐘即可抵達。這裡雖是雙溪最偏遠的後花園,其實它曾是山中最閃亮的一顆珍珠。

鄰近的雙溪煤礦曾吸引數千居民落腳此地,柑林國小最熱鬧時有900名孩子的朗朗讀書聲,隨著煤礦沒落,目前僅剩下約三十人。

小鎮的地標威惠宮已有140年歷史,廟前廣場旁有一排北台灣獨一無二的低矮亭仔腳,過去市況熱鬧時,這排老屋陳列著各地運來的雜貨,諸如茶、米、竹筍、山藥等,吸引附近小村住民前來交易,甚至遠到泰平、闊瀨的居民都來此採購,城內常有多達千人在廣場聚集。

當年繁華對照現今的悠閒清靜,正是時下都市旅人慢遊靜思嚮往的一方淨土。

劉克襄建議旅人串連長源村、附近的瑪納山莊、外柑村做為走晃柑腳城的路線。最好搭火車前來,在雙溪站下車,再搭國光小巴士到外柑村,步行過橋,體驗進入小城的奇妙感受。

這個儼然遺世獨立的小鎮,近來透過社區營造,社區再度活絡起來,5月底到訪時,穿著鮮豔性感服裝的阿公阿嬤們,熱情地以森巴舞迎賓,雖然在淳樸鄉間顯得有些突兀,但來客仍可感受到社區的凝聚力和企圖心。

阿嬤們就地取材烹調的風味餐,令人印象深刻,野生過貓拌沙拉、梅乾滷桂竹、炒筆筒樹莖、魚腥草茶等,多次來此探查古道的劉克襄曾以「褪色的森林村落」形容柑腳城,此回看到村民的活力,燃起他對雙溪新生的期許。

「雙溪擁有百年的人文薈萃、蓊鬱原始的林道,以及30 年前大學生熱門的三天二夜北勢溪跋涉等條件,足以發展成簡樸自然,充滿人文氣息的森林健行路線,」劉克襄說。

17世紀日本詩聖松尾芭蕉和弟子從本州中部到北部、歷時5個月的徒步旅行,寫成《奧之細道》,成為後代文人雅士循線遊歷的著名行程;劉克襄認為「奧之細道」即是低碳旅遊的極致,他期待雙溪不要成為第二個喧囂的九份,而是台灣的「奧之細道」。



  • 留言者: 琬馨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7-22 11:29:19
雙溪鄉 位於臺灣東北部,境內青山環繞,蒼巒連綿起伏,有牡丹、平林兩條主要溪流在雙溪村匯合而成雙溪河,故稱為「雙溪」,兩大溪流沿岸上有許多支流小溪,因無工 廠污染,水質清澈見底,堪稱山明水秀,主要是一個河谷盆地,周圍環繞著綿延的青山,川流不息的溪水,到處都是農田,一片綠意盎然。J106  08呂琬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