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度洪災是人禍? 宗教旅遊氾濫、大型水力發電受檢討

面對喜馬拉雅山區史上最嚴重的洪患,印度一面展開重建工作,一方面檢討此事可能並非天災、而是人禍──特別是宗教旅遊與水力發電所造成的影響。

在6月底的水災中,北阿坎德邦約有1000人確認死亡,且當局表示實際數目可能會比現估的高3-4倍。

以地質年份而言,喜馬拉雅山非常年輕、地質脆弱且容易走山。6月17日的洪水摧毀恆河的兩個重要支流曼達基尼(Mandakini)和阿拉卡南達(Alaknanda)沿岸超過60英里的城鎮、村莊、道路及橋樑。

這次水災的起源無須置疑:由於嚴重的大暴雨造成的水壓導致一道冰河爆裂,衝下大量的冰、水及岩石到曼達基尼河左岸的印度教小鎮肯達那斯(Kedarnath)。

北阿坎德邦過去也遭遇過洪患,但最近的這次發生在朝聖高峰期,因而增加了受害者數量。

宗教旅遊的熱潮在該國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上施加龐大的壓力。一些印度教最神聖的朝聖地位於該區,致使近十年國內旅遊人數暴增300%,每年約3000萬人。預計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還會倍增。

社會學家Arshad Alam表示,「印度全國爆發宗教熱潮,歷經20年迅速的經濟成長後,中產階級擴大且有更多的金錢可支配。因而朝聖行為越來越普及。」

因此,數以百計的多樓層旅館、公寓大樓和宗教中心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北阿坎德邦;且無視建築法規,多數蓋在曼達基尼和阿拉卡南達河的經常洪氾區;其中數間上週被洪水沖走。

德里大學山脈與山丘環境跨學門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mountain and hill environment)主任Maharaj K Pandit指出,「喜馬拉雅山區這種漫不經心、不受控制的宗教旅遊應該被檢視。」

但多數分析家相信,限制朝聖者的數量將是政治自殺。設於清奈(Chennai)的智囊機構Takshashila基金會代表Pavan Srinath表示:「到肯達那斯朝聖的慾望是無法阻擋的。儘管發生這次的慘劇,人們已經在談論他們什麼時候要展開這趟神聖的旅程。沒有政府能封鎖對喜馬拉雅的虔誠之心。」

Pandit承認這是棘手的問題,但仍表示旅遊熱潮的爆發將對喜馬拉雅脆弱的生態系施以無法承受的壓力。舉例來說,在朝聖旺季克難的山區道路上噴出柴油廢氣的車輛摩肩擦踵。他說:「我曾在8分鐘內算到117輛巴士通過一座橋樑。」

北阿坎德邦近年也有眾多的水力發電計畫。在山區共有70個已完成或進行中的方案,德里(政府)在喜瑪拉雅山脈總共規劃了近300個計畫。其中一部份是要靠水壩進行,但多數是「川流式(Run-of-the-river)」水力發電計畫,需打造貫穿山脈內的隧道進行。最近一項官方統計顯示,在恒河流域上游部分地區約每3-4英里的河段就有一個水力發電方案。

一些報導披露這次水患導致這些水利計畫的損害,洪水夾帶的各種碎片蹂躪該區的自然環境與人工設施。阿拉卡南達支流新建的水壩下游的斯利那加(Shrinagar)是最嚴重的受災區之一;許多地勢低窪的城鎮被埋在厚達3公尺的淤泥下,甚至大型的政府建築物及倉庫都被摧毀。

近期《科學》雜誌上一篇論文提出警告,(喜馬拉雅區)不良的規劃、疏於監測的方案將導致對生態系的損害。該區因植物、蝴蝶與鯉科魚類的多樣性著名。科學家估計因建立水壩導致的棲地退化將造成陸域及水域的29種開花植物消失。

Pandit也是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他表示:「沒有人說該區不能有任何一座水壩,但必須先瞭解喜馬拉雅地景的脆弱性以維護它,而非無節制的開發。」

並非所有專家都有一致的看法。Srinath認為若非該區最大蓄水量的特里(Tehri)壩攔阻了大量的洪水,洪災的影響範圍將更廣。他表示:「水壩可提供防洪的功能,關鍵不在大壩本身,而是適當的大壩管理。印度目前仍缺發公共安全意識的觀念。」

Pandit並未被Srinath說服。「水壩可以攔住水,但一旦達到水庫蓄水上限,它們將成為定時炸彈。雨季才剛開始,特里壩已經滿了。下個月在特里壩下游哈里德瓦,預計將有百萬朝聖者因年度的朝聖之旅(Kanwar Yatra)而聚集。

Pandit認為:「喜馬拉雅是地震好發區。若其中一個主大壩破裂後果將不堪設想。」

印度教的復仇?

對德維扎里(Dhari Devi)地區崇拜印度教迦梨女神的信徒而言,洪水似乎是注定的。斯利那加的德維扎里的小廟因水庫興建將被淹沒,國家印度教領導人曾呼籲總理遷址。跟據當地傳說,女神保護北阿坎德邦免於災害,所以她的廟宇不能被侵犯。但水力公司的人為了大壩工程於6月16日移動廟宇內的黑石神像,數個小時候,洪水便降臨了。【取自環境資訊中心】 2013/07/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