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我生活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沙地(註 1)。
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在種種機緣下進入了一家位於中國,具國際背景的非營利機構,負責執行一項透過造林減緩沙漠化的生態恢復計劃。這片清朝時劃屬漠南蒙古科爾沁部的牧地,現今因過度開發、氣候變遷等因素,已退化成面積約 5 萬餘平方公里的沙地區域。
因工作性質需要,我經常進出城鎮周邊以農牧業維生的嘎查(蒙語中「村落」的意思),進行林地調查並與當地合作夥伴(牧戶、村級幹部)溝通相關事宜。然而礙於當地的行事節奏、辦事效率低落,常常花費數小時車程進村落,卻無功折返。
動輒 4 小時起跳的來回車程中,觀察道旁磚牆面上的廣告標語,成了消磨時間的最佳方法。有些是中國特有的政令宣傳,有些是農村生活的必需品廣告,例如「生男生女一樣好」、「外出勞務光榮,勞務輸出快富」、「省電燈泡就是小器鬼」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五頭牛換一套城裡的企業不動產」。
這則標語是理解地方價值文化的極佳切入點。
牛隻,是一切經濟的起點
與當地蒙古族的農牧戶接觸久了才瞭解,牛隻是地方經濟的核心之一。不單是生計,更是衡量價值的單位。對他們而言,經濟價值最初的存在方式,不是貨幣,而是牛隻,牛是一切的起點。
衡量大筆支出最直接的單位,不是多少錢,而是多少頭牛。若家戶需要大筆現金花用,牧人不會去銀行提款,而是按著日期至周邊的牲口集市進行交易;例如,鄰近某牛市的交易日是「逢 3、6、9」,那麼每到日期尾數是 3、6 或 9 的日子,牧戶和各級收購商販,便會依期在市集進行牲口交易,換取現金後至鄰近鄉鎮購買所需的物品或機具。
正是因著如此的交易法則,意在吸引牧戶至城鎮置產的房地產開發商,遂設計出了「五頭牛換一套城裡的企業不動產」這句廣告詞。儘管它在我這習於使用貨幣、銀行體系進行交易的城市人眼中,是如此地特異而費解。
甚至可更進一步發想,現代交易市場裡具備普遍交易價值的媒介是貨幣,暫時儲蓄該交易媒介的機構是銀行;然而對牧人而言,位於城鎮的銀行距村落過於遙遠,牛隻是最主要具備交易價值的物件,日日往來放牧的草場和圍欄,則類近於銀行的儲蓄功能,至於本金與利息,則是在牛牛們一次次的咀嚼、增肥中滋盈生長。
同樣地,倘若理解了如此的地方特性,不會蒙古語的外人若想了解各家戶的經濟情況,將不再是難事。最佳途徑便是在日常閒聊中,搭上一句簡單的漢語:「咱家有幾頭牛啊?」近年健壯的成年牛隻價錢約在 15,000 元人民幣(約新台幣 7,5000 元)上下,牛隻數量乘上收購價,差不多便是該戶人家的經濟情況。
目前問到的最高紀錄,是村頭砌有紅磚牆的一戶人家,擁有 42 頭牛。
「我家的牛要下崽了!」
有一回進村,適逢南面牛市的交易日,車途中屢屢遭遇出村的大型卡車、農用柴油車、帶掛車的拖拉機,運載著滿額或零星的西門塔爾牛(註 2)嚼嚼哞哞地反向出村。因去年底竣工的水泥舖路過窄(以往只有極為顛簸不便的沙土路),不足雙向通車的寬度,使得錯車成為一項精密至數公分之差的技術。
行至村道中段,一輛中型載運牲口的卡車停在路央,車上站了幾頭牛,車主則在一旁的牛圈裡呼趕著一頭不情願出欄的成年母牛,全村唯一的行車通道被堵住了。
我們下車向那位牧主詢問,請他把卡車暫移一下,得到的回答卻是:「不行,等我把這頭牛牽回家後再移車。」這挺令人費解,卡車就在一旁,挪車也就是不出兩分鐘、順手可行的事,且同條道上的幾輛車也正等著;再次溝通希望他先挪車再牽牛,「這牛要下崽了,我趕著牽牠回家去生小牛啊!」他邊奮力拉著母牛出欄邊強倔地說,替我們開車的司機火了,面色滿是不屑和不滿,碎念著蒙古族的不講理和牧民的死腦筋。那牧人也不甘示弱地繼續:「我先挪車萬一耽誤了下崽咋辦?我心疼那一只牛犢啊。」只好勸退司機,讓牧人先把牛牽回家生產。
約一刻鐘後,牧人回來移走了卡車,堵路事件才在雙方的不解,以及認為對方過度反應的抱怨下落幕。
從廣告標語到堵路事件,皆反應了牛隻畜群於牧戶的某種,有別於現代養殖場與牧主間的獨特關係。讓我好奇,除了「可以賣錢」和「自古以來牛羊馬就是草原民族不可分割的經濟命脈」一類的官式陳腔濫調外,牛隻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而對於這異地的生活與價值觀,外來者如我是否能有更多層次理解的可能?
我尚未獲得明確的答案,然而這樣的機緣與經驗,使我開始練習用更細緻、非慣性的視角檢視身旁的環境與人群,試圖去理解那些有別我的島國、城市、漢文化經驗的蒙古牧人。
細數近兩年來的經驗,我蠻喜歡進村的。我想不是因為村民特別良善質樸,那些是不住在鄉村的人們為反映自身困境的浪漫設想;只因他們以另種對於價值、時空的理解生活著,而我有幸目睹、領會有別於己的生活。讓我知曉台灣的、城市裡的價值,不是絕對的標準,追求效率與增長的生活,只是諸多方式的其中之一。
知曉另種可能性的真實存在,讓我感到安心。
註 1:科爾沁沙地所對應的當代行政區劃,約略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下的通遼市全境,以及赤峰市的西境。
註 2:西門塔爾牛(Simmentaler)原產於瑞士,屬於肉乳兼用的家牛,現為內蒙古東部最為普遍常見的飼育牛種。
註 2:西門塔爾牛(Simmentaler)原產於瑞士,屬於肉乳兼用的家牛,現為內蒙古東部最為普遍常見的飼育牛種。
作者
楊懷澤/農牧過渡帶
楊懷澤,1990 年生於台北市,大學念的是環境生態相關科系,喜愛隨手塗塗寫寫和人類學。目前任職於某國際性非營利組織,常駐中國內蒙古東部一個牛羊比人多的小縣城。生活中無處不是政治,期待在這農牧生活型態過渡的交錯帶,透過觀察與傾聽,持續認識環境、人群與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