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勝利與危機Post on: 5 月 5, 2016
50 年代,臺灣工業化起步,80 年代轉向高科技,20 世紀末進入知識經濟,極需人口聚集效益。行政院主計總處於 2010 年發布的《人口住宅普查報告》指出,臺灣有 60.8% 的人口居住在 5 個直轄市,約 1400 萬餘人,10 年間增加了 61 萬人。若加上後來升格的桃園市,6 大直轄市人口達 1600 萬人,占全臺人數的 70.8%。
人口由鄉村往都市集中的過程稱為「都市化」,各國因地理及人口條件不同,對都市化的定義也有所差異。主計總處過去曾對都市化有明確定義,但隨著行政區劃變遷, 「聚居地」、「都市化地區」、「都會區」的分類已經廢止,因此目前並無明確的都市化統計指標,一般是以「都市計畫區」居住人口數為普遍衡量標準。
深入言之,政府主要將國土分為「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前者依據《都市計畫法》規範人口或產業聚集區域的空間使用方式;後者按照《區域計畫法》認定及管理,但原則上沒有擬定整體性的土地控管計畫。
截至 2014 年,臺灣都市計畫區共有 433 處,面積總計 4815 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 13%。占地雖小,卻有將近 80% 的國人住在都市計畫區裡,顯然臺灣都市化程度相當高。
放眼全球,人口高度聚集於都市,主要原因是就業機會。聯合國早在 70 年代即指出,全球「都市人口比率」與「人均國民生產毛額」的相關係數為 0.81(在統計學中,相關係數 1 代表完全相關,大於 0.8 則為高度相關),主計總處統計臺灣近 20 年則達 0.93,顯示我國都市化程度與經濟成長的關聯性高於國際平均水準。
這些數據意味著,城市對鄉村有極大的磁吸作用,就算城裡又忙又擠又貴,但能獲得比鄉下還要好的經濟、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城市也能藉著吸納外地人才、集中大量資本而創造更多機會。
然而,都市化並非沒有副作用。一旦人口集中到超出環境負載力,將導致地價上漲、交通壅塞、治安敗壞、產業汙染、綠地縮小等。相對的,當人口流失到掏空鄉村結構,將使區域內就業機會消失,青年移往都市,村裡剩下老人與小孩,年輕人找不到結婚對象,出生率急速降低,學校與醫院接連倒閉,最後鄉村更加孤立。
鄉鎮居民的 8 大殘酷現實
依照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定義,全臺共有 81 個「偏遠地區鄉鎮」,除了離島、外島,其中有 2/3 位於山區及原住民區域。假設名叫小飛的年輕人在部落裡成長、受教,長大後到城市定居及謀生,但家裡仍留著孩子與長輩,那他可能會碰上哪些事情呢?
1. 出身低收入戶
小飛的出身背景可能比一般人還要艱困,因為原住民來自低收入戶的比率,高出一般學生約 10%。
教育部《教育統計簡訊》指出,102 學年度不分身分,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屬低收入戶的比率分別為 3.36%、4.10%、2.72%、3.00%;原住民則為 13.9%、14.54%、9.41%、9.18%,大約高出 10% 左右。
2. 被迫告別家鄉
長大之後,小飛環顧四周都找不到工作,並且發現澎湖、臺東、嘉義的外流就業率是臺灣最高,超過 28%。他只好跟鄰居一樣,包袱收一收往大城市奔去。
根據主計總處 2012 年的《國內遷徙調查》,全國以澎湖縣的外流就業比率最高,達 30.78%;臺東縣第二,29.86%;嘉義縣第三,28.75%;其後是雲林縣、嘉義市、花蓮縣、南投縣、宜蘭縣及屏東縣,都在 20% 以上。最低的前三名是桃園市 6.28%、新北市 7.67%、臺中市 9.7%,都未達一成。
3. 根本買不起房子
小飛來到臺北後,總算找到一份足以餬口的工作,歡喜之餘卻發現就算奮鬥大半輩子,也買不起一個容身之處。他拿起計算機仔細一算,驚訝地發現至少得 16 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戶中等價格的房子。
這個數字來自「房價所得比」,指一個區域內中位數收入的家庭,須要花多少年的可支配所得,才能買到中位數價格的房子。比率代表需花費的年數,越高代表房價負擔能力越低。內政部營建署統計 2015 年第 2 季的房價所得比,臺北市為 16.1 倍,新北市為 12.95 倍,其後是臺中市 8.83 倍、新竹縣 8.34 倍、彰化縣 8.11 倍、高雄市 7.91 倍、桃園市 7.90 倍、宜蘭縣 7.59 倍、新竹市 7.49 倍、苗栗縣 7.20 倍。
另外,「貸款負擔率」意指貸款購買中位數房價,之後每期要償還的金額占家戶每月可支配所得的比例,越高代表房價負擔能力越低。臺北市為 67.34%,表示購屋者每個月要花費薪資的 6.7 成來付房貸,新北市為 54.16%,兩地均屬於「房價負擔能力過低」。
4. 惡劣的移工勞動條件
小飛為了買不起房子而煩惱,此時又發現身旁的東南亞勞工每天在工廠裡勞動將近 10 小時,一個月只領約 25000 元。另一位家庭看護月薪更少,只有約 18000 元,她們之中還有 68.6% 沒有任何休假,小飛不禁為東南亞勞工打抱不平。
勞動部發布《103 年度外籍勞工工作及生活關懷調查》,臺灣的「產業外勞」有將近 29 萬人,他們平均月薪僅 25000 元左右,有 59.8% 的人必須另外借錢償還貸款。當初會貸款是因為他們來臺前要先負擔各式各樣的仲介費、手續費,35.4% 須支付 9 萬以上,其餘在 3 萬元至 9 萬元之間。來臺之後,還有 33.3%、40.4% 的人分別遭到臺灣仲介、雇主代扣規定以外之費用。
至於「社福外勞」(即家庭看護)目前國內有將近 20 萬人,他們之中有 10.3% 的人一整天休息時間(包含睡眠)不超過 8 小時,68.6% 完全沒有休假;且因不受勞基法保障,平均月薪約 18000 元,連臺灣人的基本工資都不到。
5. 學業程度大落後
小飛在城市裡掙扎地生存著,總算攢了一些錢給部落裡的孩子上學,但是孩子的學習成果與同齡頂尖學生卻可能相差 7 個年級,相當於小一與國一的落差。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 15 歲青年每 3 年舉行一次「國際學生評量」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輪流測驗數學、科學、閱讀等 3 項素養。
2012 年的主題是數學,根據「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的《臺灣PISA精簡報告》, 臺灣在 67 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 4,領先歐美諸國。但同時有 12.8% 的學生落在低標區(Level 2)以下,比例遠高於排名較佳的東亞各國;且成績前 10% 和後 10% 差了 311 分,約等同 7 個年級的程度,是所有受測國家地區中落差最大的。
這種狀況其實有跡可循。依照教育部《103 學年度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偏遠地區的國中小代理教師比率為 19.8%,高於全國的 14.1%;教學年資未滿 5 年者有 28.4%,高於全國的 18.7%;年齡未滿 30 歲有 13.5%,高於全國的 9.4%。顯示偏遠地區教師多屬代理、資淺、年輕教師,師資流動率極大。
6. 醫療資源匱乏
煩惱完孩子,小飛還得擔心家中父母的健康與就醫問題,因為鄉裡的醫院實在太少了。如金門縣平均每 1 萬人只分配得到 5.79 位醫師,約只有臺北市 34.09 位的 1/6。另外,臺東縣與最近的急救醫院相隔約 140 公里,平均車程至少需 2.5 小時,而臺北市的平均車程僅需 5 分鐘。
生病不只要送醫,還要送對醫院。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將國內急救責任醫院分為「一般、中度、重度」三級,只有重度醫院可以因應五大急重症:腦中風、心肌梗塞、重大外傷、高危險姙娠及新生兒重症。
從 2015 年「急救責任醫院分區名單」來看,苗栗、南投、臺東、澎湖、金門、連江縣均無重度級醫院,病患必須後送其他縣市。然而急重症各有黃金搶救時間,如中風是 3 小時,心肌梗塞 1.5 小時,重大外傷、高危險姙娠、新生兒重症則狀況不一,平均起來黃金搶救時間在 30 分鐘內。
在地理條件限制下,許多偏遠鄉鎮到重度醫院的車程已超過黃金搶救時間,如臺東延平需要 165 分鐘、屏東牡丹要 90 分鐘、新竹五峰要 80 分鐘。另外東西兩側的離外島也有差異,如澎湖到臺南成大醫院要 50 分鐘,蘭嶼到花蓮慈濟醫院則高達 190 分鐘,都可能錯過急救機會。
7. 傳統文化消逝
走在繁華的城市街頭,五光十色、車馬如流,小飛的心思卻飛回部落裡,憶起柴火上的山豬肉、教堂的禮拜聲、一年一度的豐收祭⋯⋯這份濃濃的思念反映出臺灣人對文化的認知。
依據 2011 年文化部的《文化參與暨消費調查》,臺灣民眾有 36.8% 認為文化是「傳統、語言、習俗、社會或文化社區」,29.4% 認為是「生活(食衣住行)及生活形態與方式」,第三是「藝術(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為 24.1%。這個結果與 2007 年歐盟《歐洲文化價值調查》 (Eurobarometer on European Cultural Values)中,最多人(39%) 將文化視為「藝術」大不相同。
然而,臺灣人這份對傳統、語言、習俗、社區的認同卻快速消逝,其中尤以母語為甚。 例如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4 年《族語調查報告》即指出,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族語交談的比例是 52.7%,另外半數則使用國語及閩南語。報告還指出,30 歲以下原住民族語能力退化程度「令人擔憂」。
這種情況也反應在客家語,客家委員會於 2011 年進行的《99 年至 100 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50 歲至 59 歲的客家民眾會說客家語的比例為 72.4%,但 20 歲至 29 歲則驟降至 28.1%。另外在全體客家民眾中,有 95.3% 在家庭中使用國語交談、58.1% 以閩南語、51.6% 以客家語,顯示國語及閩南語在客家家庭中使用的比率都高過客家語。
8. 暴雨乾旱輪番襲擊
就在小飛萬分思念故鄉的青山綠水時,颱風登堂入室,故鄉一夕間變成窮山惡水。隔一 年,臺灣卻遭逢旱災,政府不得不強制限水。此時他才發現,臺灣年平均降雨量 2500 毫米,是全球平均的 2.5 倍,可是每人分配到的雨量卻不及全球平均的 1/5,缺水程度排名世界第 18。
上述經濟部水利署《多元化水資源經營管理》的數據令人吃驚,深究其原因,臺灣坡陡流急,3/4 的雨水落地後便迅速流入海裡。此外降雨時間分配不均,78% 集中在 5 月到 10 月的颱風季,其餘枯水期則時常缺水。降雨空間也差異甚大,北部「豐枯比」約 6:4,中部和東部約 8:2,南部為 9:1。種種原因造成臺灣住民一年可使用的有效水資源,只有年均雨量的 42.5%。
來回一遭城市鄉村,小飛漸漸發出「臺北不是我的家」的喟嘆,可是當他回望故鄉,又已經不是幼時那個家了。臺灣經歷一甲子的風華萬變、人口洗牌,生活益加便利,問題卻也日漸棘手。
pu101 13葉宇芯
回覆刪除由此可知台灣的城鄉差距真的相當的大,在促進台灣經濟起飛的同時也希望國家能注意到各階層的人民!
Pu101 19王興祐
回覆刪除台灣為高度都市化的國家,因為都市中較多的就業機會,但處在鄉村的人民則多為低收入戶,貧富差距較大,所以我們也需關懷較低階層的人民
普10116 徐于睎
回覆刪除城鄉差距大這個名詞長聽到,看完這篇文章才真的了解台灣各種殘酷得現實。
普101 20田穎
回覆刪除台灣的城鄉差距真的大到一個可怕的程度了,鄉下人來到都市可能連生活都不行,希望政府能多關懷較低階層的人民。
由於政府畫分國土,並用不同法規處理,造成城鄉差距。城鄉差距則有資源分配不均,鄉村人口外移,傳統文化消失。
回覆刪除普101 44 簡義和
回覆刪除鄉鎮的居民缺乏許多應有的資源,這情況若沒有改善,恐怕會造成城鄉差距越來越大,他們現在連要買一棟偏市區的房子都有困難。
城鄉差距在台灣真的是非常明顯,希望政府可以盡快制定更完善的政策,解決城鄉差距的問題。
回覆刪除普201 2 黃亭詠
回覆刪除城鄉差距的問題也是台灣很頭痛的議題 期待有更多的措施來解決此一問題
pu201 18
回覆刪除台灣的城鄉差距使許多人民的資源和經濟分配不均!
普 103 01 吳宜錚
回覆刪除雖然都市化帶給台灣繁榮,但卻犧牲了鄉村人口的資源,在都市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照顧好鄉村,不讓差距再繼續增加。
台灣的城鄉差距大,看完後才了解一些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有些可能也是我們未來會遇到的。
回覆刪除普201 1 方靜涵
回覆刪除在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匱乏方面的問題,我覺得是很嚴重的,偏遠地區到達臺北再搶救可能都超過救人的時間了,希望能培養更多名偏遠地區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