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冰霰、霧淞、霜怎麼分?氣象局幫你解答
NewTalk 2018/02/04 23:16(1天前)
新頭殼newtalk
進入連凍3天的台灣,連低海拔的桃園市復興區的拉拉山都白頭了。玉山、合歡山已成銀白世界,但這些白茫茫的雪、冰霰、霧淞、霜到底該怎麼分呢?中央氣象局將幫你解答!
「霧淞」的形成是由於過冷的水點撞擊暴露物體上迅速凍結,形成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粒聚積物,就稱之為霧淞。霧淞較白霜之密度為大且較硬,主要由分散之冰粒構成,密度約每立方公分0.2至0.3克。
「霰」則是過冷的水附著在降落的冰晶、冰珠或破裂的雪片上形成,因為是急速凍結,粒子裏頭還有很多的空氣,結構比較鬆散。形狀接近球狀,降落時空氣阻力較小,降落時像自由落體,速度較快,霰一般在下雪之前或與雪同時落下,當天空中出現白色固體降落速度不同,就是雪和霰同時落下的現象。
常說的「雪」是白色或半透明冰晶構成之降水,最大的不同在於有六角形結晶,常凝聚為雪花飄落地面。在氣象觀測上,雪的強度按其特性分為「微雪」、「小雪」、「中雪」、「大雪」。「微雪」無論時間長短,其飄落之雪片不足以使暴露之表面全部遮蓋或全濕者。「小雪」能見度到達或超過一公里以上者。「中雪」能見度小於一公里而大於0.5公里者。「大雪」能見度不足0.5公里者。 雪亦按一定時間內之雪量加以分類,與雨之分類標準相同。
這些天空中落下的東西有固體及液體兩種狀態,固體狀態包括雪、雹、霰、霜、水晶雲及冰霧等,液體狀態有雨、露、雲及霧等。氣體狀態者如肉眼所不能見之水氣。
不過這些水氣成雲致雨可為人類帶來甘霖,但也能造成重大災害。而台灣農作物也容易因這些天氣現象受損,出現寒害,各縣市政府也都會提醒農林漁養殖業提早進行預防工作,避免出現過多的農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