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萍 2020年02月23日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述桃花源居民因「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內的景色則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並怡然自樂。」21世紀的今日,我到南美秘魯旅遊,竟然發現秘魯高原上,有一處與古人描述的桃花源故事相似的居民。
秘魯是個神秘的國家,境內有許多謎團未解的古蹟,最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的印加文明遺址。不過,馬丘比丘並不是我所謂的桃花源,而是〈桃花源詩〉中「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把庶民驅趕尋找桃花源的強大帝國,這個帝國故事一籮筐,引人入勝。
海拔2430米 隱藏小山頭
馬丘比丘一直是許多登山者渴望造訪的登山地點,一方面是該遺跡的高度神秘性;另一方面則是高海拔位置的挑戰性。
馬丘比丘海拔2430米, 隱藏於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峽谷的小山頭上,與附近的大都市庫斯科(Cuzco,海拔3400米)相比,其實並不高。不過,若徒步攀爬印加古道(Inca Trail)入山則頗具挑戰性。我們以金錢換取空間,捨古道取現代交通工具,乘火車再轉公車上山,既省時又舒適省力。
庫斯科是古印加帝國(Inca Empire)的首府,我們在庫斯科參訪時,會感到高山症的頭暈不適,到馬丘比丘則無感覺。雖說如此,當日我仍見一老者被擔架抬著離開馬丘比丘,到高原旅行,還是得量力而為。
古印加文明沒有文字,歷史靠口傳,帝國的原始起源年代未知,只知早於13世紀,帝國鼎盛時期,疆域幾乎囊括南美安第斯山脈西邊的太平洋海岸所有領土,只差未達最南端的一小部分土地而已。
印加帝國的滅亡則非常戲劇性,第11位帝王逝世後,子嗣爭奪王位,發生內戰,第12位君王即位的隔年(1532年),人口逾千萬的龐大帝國竟被僅僅168人的西班牙軍隊擊潰滅亡。其後雖還有幾位傀儡帝王與反抗勢力,已是強弩之末,姑且不談。
我個人認為西班牙軍隊的勝利,除了靠先進武器、砲火、和無意間從舊世界傳入的天花病毒滅掉了帝國大半人口外,印加子民的封閉和迷信也是一大因素。
在秘魯庫斯科西北方的奧揚泰坦博鎮(llantaytambo)有一印加神廟遺址,遺址對面的山坡上有一巨岩,狀似留鬍鬚的白人臉面。據傳,早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印加巫師即預言,白皮膚、臉上長毛(鬍鬚)、穿閃亮衣服(盔甲)、騎怪獸(馬)的神明,將駕臨統治印加人民。
秘魯llantaytambo鎮的印加神廟遺址。(圖由作者提供)秘魯llantaytambo鎮的印加神廟遺址。(圖由作者提供)
當西班牙人騎著當地人從未見過的馬匹拜訪印加帝王時,西班牙人的長相和穿著印證了上述預言,印加帝王因此憂心忡忡。待兩軍對峙戰爭時,印加士兵迷信神明,還未交手即喪膽棄甲而逃,貪婪無信的西班牙人乃輕而易舉征服了大帝國。
不談印加帝國的衰亡,馬丘比丘其實是建築於印加帝國的鼎盛時期,也就是在第九代帝王帕查庫特克(Pachacuti, 1418–1471)的統治時期。帕查庫特克猶如中國的秦始皇,不僅積極擴張帝國版圖,還大興土木,首都庫斯科境內許多規模宏偉的太陽神廟和宗教建築,都是在他統治時期建造的。
秘魯llantaytambo鎮印加神廟遺址對山的岩石狀若西班牙入侵者。(圖由作者提供)秘魯llantaytambo鎮印加神廟遺址對山的岩石狀若西班牙入侵者。(圖由作者提供)
城牆石塊無黏著劑
秘魯是個地震頻繁的國家,帕查庫特克時期的建築,歷經數百年無數大地震都未倒塌,後來的西班牙統治者,故意拆除印加神廟的石牆石塊,在舊建築上加蓋自己教堂、修道院、或殖民建築等,這些新建築卻難耐地震摧殘,紛紛倒塌,早期的舊印加建築反而屹立不倒。
更令世人驚訝的是,印加城牆的石塊,形狀、大小不一,每個石塊卻都磨的緊密嵌合,猶若藝術品。我用薄紙片插入石縫中,證實石塊之間確實無黏著劑。原來,石塊之間是一陰一陽的嵌合平面,建築物的窗戶和門牆也都故意蓋成內傾的梯形狀,印加帝國工程師早已考慮了防震設計。
馬丘比丘是道道地地的石頭城,建築石塊的形狀、大小不一,卻是塊塊嵌合緊密,門洞也都故意設計成內傾梯形,以耐地震。(圖由作者提供)馬丘比丘是道道地地的石頭城,建築石塊的形狀、大小不一,卻是塊塊嵌合緊密,門洞也都故意設計成內傾梯形,以耐地震。(圖由作者提供)
馬丘比丘的神秘在於一堆未解的謎團:印加帝國為何要遠離首都庫斯科,建造這座似堡壘又非堡壘的城市?還故意隱藏於山林間?目的和作用為何?印加人並未發明輪子和鐵器,他們如何切割這些巨大石塊並運輸至場址?最後又為什麼要遺棄它?更奇怪的是,西班牙征服者對馬丘比丘遺址竟一無所知。
直到1911年,美國歷史學家Hiram Bingham III發現了此隱藏了近500年的遺址,公諸於世,才震驚了全世界。
可能是帝王祭祀憩處
馬丘比丘其實並不適於築城,位於多雨地區又在山脊上,需有良善排水設施和水土保持才能確保建築穩固,印加人築了一層層梯田來解決排水問題,這些工程比蓋房舍更耗資耗時。帝國不辭艱辛、費盡周章地在此地築城,必有崇高理由。
馬丘比丘周圍的層層梯田。(圖由作者提供)馬丘比丘周圍的層層梯田。(圖由作者提供)
有人解釋,該處正位於印加最神聖的四座高峰交叉點,加上烏魯班巴河圍繞,山、水、太陽是印加人最崇拜的三位大神,如此特殊的自然地緣被認為極為神聖。此學說舉證馬丘比丘的最高點有一塊聖石Intihuatana,與觀測天象和祭祀太陽神有關,遺址內還有神廟、王室寢居、平民房舍等,因此推測可能為帝王祭祀和休憩之處。
可是後來又為什麼要遺棄它?幾經推敲,帕查庫特克的繼位歷史,引人遐想。
印加帝國的傳統是傳位嫡長子,然而帕查庫特克並非嫡長子。他父王晚期時,曾發生昌卡族(Chankas)動亂,帝王和儲君狼狽逃離庫斯科,國家岌岌可危。此時,帕查庫特克英勇領導軍隊,堅守首府,擊退叛軍,後來才繼承王位。
這段歷史,引人猜測當年帕查庫特克是否用馬丘比丘作為軟禁父王之處,才得繼位?父王去世,馬丘比丘當然就棄置不用了,這些都是考古學者們的臆測,無法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