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名翔/苗栗報導〕苗栗縣後龍鎮海岸邊擁有2座歷史近300年的「合歡」、「母乃」石滬,現仍供附近漁民漁撈使用,也是台灣本島僅存最大且具漁獵功能的石滬。為讓民眾體驗先民利用潮汐捕魚的智慧,後龍鎮公所連3年舉辦「石滬文化節」,今年將於8月11日邀請民眾一起到石滬內抓蟹捕魚,限500名額,8月1日開放報名。
後龍鎮長朱秋隆說,後龍早期在外埔、海埔、水尾、秀水、中和、南港一帶共20餘座石滬,但因禁不起長年巨浪侵襲,多數皆已傾圮毀損,僅存的合歡及母乃石滬在公所及苗栗縣石滬文化永續維護協會努力保存下,3年編列300多萬元維護經費,持續提供沿海居民漁獵使用。
後龍鎮公所除積極維護現有石滬,另也向台灣電力公司爭取180萬元,擬於合歡石滬與外埔漁港之間再重建一座石滬,然而因當地石材不足,必須從別處運送,使得重建費用提高至250萬元,目前尚在工程招標階段,可望明年能先重建1座,朱秋隆強調,盼未來能在沿海打造石滬群,成為再造歷史的現場,創造在地觀光特色。
後龍石滬文化節將於8月11日下午2點,配合退潮時間,讓大小朋友們走入石滬內,體驗抓蟹、採螺、捕魚的樂趣。8月1日起早上8點半起開放報名至8月7日,網路名額限定150名、紙本名額限350名,共500名額額滿截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