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明報
超大城市雖然總令人聯想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但奧斯卡得獎電影《一百萬零一夜》既刻劃出印度最大城市孟買的貧民窟孩子艱難生活,更提供了理解超大城市發展的另一切入點。專家指出,搭建簡陋、衛生惡劣的貧民窟常見於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並非巧合,而是「假城市化」現象間接造成。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向本報指出,雖然人口流動是超大城市崛起的關鍵,但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流動有所差別:以英國為例,工業革命初期見證農村人口遷往城市,但當時人口流動的原因在於城市興辦工業,有工作職位吸引農村人口搬入。英國近數十年經濟轉型至服務業及金融業,人口流動亦有類似「拉動效應」(pull effect),只是變成吸引小城市人口搬往大城市。
農民湧入 城市乏職位吸納
發展中國家則是另一個故事。葉嘉安引述其老師、著名城市地理學專家麥吉(Terry McGee)提出的「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理論,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特大城市出現涉及「推動效應」(push effect)的人口流動,農村人口因太窮困而湧往城市謀生,但城市對新人口根本沒有需求,無法為其提供工作和住宿機會。這些流動人口只好在城市外圍興建貧民窟,從事小販等非正式經濟活動。
換言之,在這些城市縱有人口增長,亦非真正的城市化。
葉嘉安形容,中國在城市化另闢蹊徑,早於1950年代已有戶籍制度。加上改革開放後社會學家費孝通等提倡「離土不離鄉」及政府首創國家級的城市政策,積極發展中小城市,成功限制農村人口過分湧向大城市,似乎成功避開「假城市化」的怪圈。
「中國城中村亦屬貧民窟」
不過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地理學者陳金永指出,中國的「城中村」(城市擴張過程中將周邊農村直接納入版圖而未有拆卸,被高樓大廈包圍)與上述的貧民窟性質非常相似,只是「形態可能有些不同」。
他形容,在城鄉二元制度下,城市的貧民幾乎都是來自其他農村,來到城市後租住在城中村的平房,全國2億流動人口中近1/3是租客,相信大部分都是住在城中村。
對比之下,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民窟不一定是平房,有不少是像香港的高層「劏房」舊樓,住的往往是長期城市居民甚至業主本人,「有人說,中國沒有大規模的貧民窟,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