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2019年08月06日
「這裡都是利用潮差換水,滿潮的時候進水,退潮再把水排掉。」站在文蛤養殖池旁,指著遠方海水來的方向,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理事長、文蛤養殖業者楊惠欽解釋,七股「台61線以西」靠海吃海的養殖方式。
「看池子的需要而定,約三、五天換一次水。」楊惠欽補充,「整個西海岸都有地層下陷的問題,大概只剩我們這裡不抽地下水。」這個特色,讓七股文蛤以友善環境的生態養殖行銷市場,也讓七股漁民更在意漁電共生的影響。
七股養殖區約4000公頃,以台61線為界分東、西二邊。以東距海較遠,需要抽取地下水,以西靠近海邊,「漁電共生」在台南七股引爆,並不完全是反對漁電共生,而是希望當地的計畫先排除或暫緩「台61線以西」區域,待沒有生態與養殖疑慮後,再繼續漁電共生。
海水共通 漁民恐污染影響養殖
為了解漁民的聲音,立委找來經濟部、農委會等官員到七股辦理公聽會。不過,能源局官員澄清太陽能板「不會有任何問題」「只會用清水清洗」「是很環保的東西」時,卻惹來漁民暴怒,「騙肖ㄟ」、「清水洗得起來?」
抗爭兩年、七股居民自救會會長黃嚴國語重心長的說,綠能是好的政策,但今天搞成這樣,疑慮不先排除,叫漁民怎麼放心?
七股以西的地主漁民黃芬香表示,七股文蛤出貨到主婦聯盟、全聯、好市多、永豐餘、媽媽魚。已經有銷售商對她說,不願承擔污染的疑慮,種電後要暫停銷售七股文蛤。她擔心20年的漁電共生讓七股的生態養殖面臨結束。
七股魚塭租金原本一公頃約每年3~4萬,但開發商給出30萬的高價,不少地主樂於接受漁電共生。這一點讓黃芬香更加憂慮。
她擔心光電支架的熱浸鍍鋅會溶出、擔心颱風吹壞太陽能板會飛到她的魚塭,也擔心光電板清洗的污水等。由於海水養殖的魚塭都是用漲退潮的潮差換水,海水是相互流通的,即便她不種電也可能受到別人影響。
經濟部再三保證太陽能不會污染,依舊難以取信漁民。與漁民面對面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提議更務實的解方,就是透過檢驗及保險理賠機制,影響別人魚塭要賠償,如此一來,想繼續生態養殖的漁民權益才有保障。
漁電能共生? 紙上談兵不如試驗與示範區證明
除了污染問題外,漁電共生對漁獲產量一定會有影響,問題在:影響多少?
楊惠欽從三部分評估,一是養殖期間,文蛤以浮游性藻類為食,光線不足讓藻類無法行光合作用,影響餌料來源。二是採收過程,光電板的立柱會造成不便,但影響有限。三是曬池,年度漁獲收成後,業主會將魚塭池底曝曬,乾燥殺菌。蓋光電板後曬池時間會拉長。
水試所於2017年5月起以黑網或浮筒進行光電板模擬試驗,初步證實產能可維持在一般魚塭的七成。但2018年11月才開始的實體光電板試驗則要等到10月才會有完整成果。
黃嚴國澄清,他不是全然反對漁電共生,有些地方的養殖收入不好,種電可以增加收入,但文蛤養殖很需要陽光,大家想等水試所的實體試驗報告都出爐再看看。現在就要強行種電真的很不好。
其實,業者也很擔心漁獲受到影響,為確保漁電共生不再發生過去「假種田、真種電」的錯誤,農委會嚴格規範漁電共生必須維持原產量的七成。
在七股已經與500多公頃魚塭簽約的台鹽綠能總經理蘇坤煌強調,如達不到產量,業者可能會被撤銷許可,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台鹽綠能會加裝各種監控設備,協助漁民增加漁獲產能。
台灣魚塭生態養殖協會理事長蘇守源提出示範區的構想,他指出現在漁電共生的爭論都是紙上談兵,要先成立一個示範區,才有辦法真正解除疑慮。
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嚴重 從漁電共生看國土未來
對於外界常說「七股反漁電共生」,楊惠欽澄清,他們支持能源轉型與綠能,但在生態跟養殖者權益上應該有完整配套。「有些地方需要漁業轉型,全然反對漁電共生,對想做的人並不公平」。「但是,有些地方真的不適合」,他強調。
看到整個西海岸超抽地下水的問題,漁產背景的楊惠欽有更多的想法。他表示,西海岸地層下陷嚴重,連學甲、鹽水也抽地下水,一下雨,水都排不掉,積水成災。漁電共生能提供高租金收入,如果在地層下陷區先行,也許是一條讓土地涵養生息的途徑。但如此一來,卻導致漁產品供需失衡,價格上揚。
養殖業未來、國土規畫,可以藉由再生能源走到下一個階段嗎?紛擾爭端間,這個問題還未被看見。
[註] 這份數據是依據2018年養殖放養申報資料所統計,與一般養殖面積的統計不同。根據放養申報資料,全台放養面積共2萬7066公頃,全南市放養面積為1萬709公頃,七股占3964公頃,文蛤池占2027公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