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都市單元補充資料~Desakota半都市化地區

什麼是Desakota



  加拿大學者麥吉(T.G.McGee)在對亞洲一些國家進行長期研究後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建立在區域綜合發展基礎上的城市化,其實質是城鄉之間的統籌協調和一體化發展。麥吉(T.G.McGee)80年代提出的Desakota模式,是對亞洲發展中地區城市與鄉村兩種空間類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空間表現作出的理論總結

Desakota的形成背景

  現在的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進入了城市化高速發展階段,而發展中國家直到本世紀50年代以後,城市化進程才明顯加快。這種滯後性使得原有的根據西方社會的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城市化理論顯得不再完備,因為這一理論建立的前提是認為城市和鄉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而且這種差別將不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而消失。5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出現了以大城市和周圍地區的高速增長為基本特征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模式。中心城市的空間範圍迅速擴張,在城市邊緣出現了規模龐大的城鄉交接地帶。同時由於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不僅使過去獨立發展的城市之間產生了密切的聯繫,而且沿城市之間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發展走廊。在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人口密集的亞洲特別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這些特征表現尤為突出。城鄉交接帶和發展走廊的形成是城鄉之間經濟要素流動和重新配置的結果。這種特殊的空間形態既非城市,也非農村,但又同時表現出城鄉兩方面的特點,因此被學者稱之為“灰色區域”。“灰色區域”的出現,淡化、模糊了城鄉之間的界限,用建立在西方經驗基礎上的傳統城市化理論很難對此作出充分解釋。在此背景下,許多學者致力於探求新的理論模式。加拿大學者麥吉(T.G.Mcgee)提出的Desakota便是其中較有影響的一種。

Desakota的由來和要點

  1985年麥吉提出在亞洲某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如印尼爪哇、泰國、印度、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經濟核心區域出現了與西方的都市區類似而發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間結構。它們出現於人口密集的亞熱帶或熱帶地區,處於大城市之間的交通走廓地帶,藉助於城鄉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帶動了勞動密集的工業、服務業和其它非農產業的迅速增長,實現了居民職業活動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轉變。1987年麥吉提出了Desakota概念的原型Kotadesa。在隨後正式發表的文章中,麥吉採用Desakota一詞表示具備上述條件,已實現經濟形態轉型的原鄉村地區,並提出類似於大都市帶的超級都市區(MegaurbanRegion)概念,將其範圍定義為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由發達的交通手段聯繫起來的核心城市,當天可通勤的城市外圍區及核心城市之間的Desakota區域。
  Desakota區域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是相當密集的人口、分散的農戶經營方式和以水稻種植為傳統產業。在歐美大都市帶的空隙地區,人口散居造成密度往往較低。但在亞洲的Desakota區域,高密度的人口長期定居在一起,從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活動,而水稻種植等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卻具有很大的季節變動性,因此在農閑季節必然有大量勞動力需要尋找非農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在亞洲地區傳統的農業發達地區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與原有的人口聚居地在空間上是統一的,城鄉居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這為城鄉之間密切的相互作用創造了條件。
  其次,亞洲地區Desakota區域是由原中心城市的工業向外擴散和鄉村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大都市帶是市中心地區的居民不斷向外遷居而形成的。在亞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曾制定過鼓勵城市產業向郊區擴散的政策,同時通過農業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出水平,鼓勵扶持鄉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使得在傳統的農業發達地區,非農業活動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農業不再成為居民唯一的收入來源。部門眾多的非農產業迅速發展,而同一家庭內的各個成員也可以從事各不相同的產業活動。
  第三,在歐美大都市帶的中間通常分佈的是一些環境優美的居住和休憩用地,但在亞洲的Desakota區域,農業、副業、工業、住宅及其它各種土地利用方式的交錯佈局,混雜特征極為突出。這樣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為當地農產品提供便利的加工場所的同時,也往往帶來對環境的污染破壞。
  第四,密集的交通網使其與周圍地區的聯繫極為方便,使Desakota區域的人員和貨物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遷移性。普遍使用摩托車、卡車等非高技術的運輸手段,它們以相對低廉的運費形成區域的運輸網路並不斷將其範圍擴展。
  第五,由於農業從狹義的水稻種植擴展到蔬菜、水果和家禽的種養殖業,服務業部門也相應地得到擴大,越來越多的女性勞動力參與到了非農產業活動中。
  最後,原來為城市和農村制定的管理系統已不適用於這一地區,管理上成為薄弱環節,非正式部門(informalsector)的普遍存在使Desakota成為一種“灰色區域”。
  亞洲各國的Desakota的類型:
  (1)鄰近大城市的鄉村地區由於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轉入非農產業部門而形成的Desakota,這種過程與通常意義上的城市化過程一致,以日本和南韓較為典型;
  (2)由於兩個或多個大城市相互向對方擴散(而不是主要向各自的周圍地區擴張)而形成的新的發展區域。交通的發展特別是鐵路和高速公路的發展最終使這些大城市相互連接起來,從而在這些城市間形成狹長的發展地帶。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滬寧杭地區、臺北—高雄地區、泰國中部平原和印度加爾各達地區;
  (3)鄰近國家的次級中心城市(如省會),以傳統農業為主,人口密集但非農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均較為緩慢的內陸地區。引起這類地區空間結構轉換的主要原因在於高密度的人口壓力。比較典型的是中國的四川盆地、孟加拉國、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島的部分地區。顯然,Desakota的出現,並非單純受城市力量作用的結果,而是在具備特定條件的地區,由於城市與鄉村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高密度重合造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