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京奧 打造北京自信
耗資一兆三千多億台幣打造北京奧運,是否值得,本質上是個大哉問。承辦奧運首要是政治考量,其次才是經濟,用經濟學的有限資源配置效率,理性地思考奧運是否花錢過多,絕對得不出「無價」的政治效益結論。
北京奧運二千八百億元的城市建設投資,確實讓北京因奧運而呈現新風貌,撇開市民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大劇院(鳥蛋)與央視新大樓(鳥腳)戲稱為「京城三鳥」不談,因奧運而來的交通、環保等建設,均讓北京快速地往現代化國際都市方向邁進,擺脫京畿要地百年難得一變的城市發展宿命。
胡溫於○二年主政後倡導「科學發展觀」思維,奧運各場館曾歷經「節能減碳」的經費縮減措施,因擔心用鋼量過多「鳥巢」取消屋頂(儘管鳥巢本不應有屋頂),負責末代賽事的五棵松棒球場縮小場館規模,許多場館則借用大學體育館重新改建改裝,免得重複投資浪費資源。
更重要者,卅年經濟快速發展迄今,中國亟需奧運作為「精神食糧」。大國崛起需要自信、需要「他國」肯定,試想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元首於奧運開幕式當晚齊聚北京,再現昔日「中土之國」萬邦來朝輝煌氣象,實堪稱中國五千年絕無僅有之事,必載於史冊流芳萬世。
三千億人民幣換得萬邦來朝,讓因經濟發展而富有的人民更具自信、出國走路有風,同時在精神層次提前完成和諧社會目標,這些都是中共當局認知的「無形效益」,也就在關鍵時刻花三千億人民幣:有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