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替代 經部推半導體A咖聯盟

我國30項關鍵產品的貿易逆差整體入超金額高達152.3億美元,其中,半導體設備逆差比重最高,達到96.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800億元)。為改善貿易逆差並加強進口替代,經濟部積極媒合台積電與國內設備儀器廠共同開發。

除了媒合國內企業,經濟部並導入荷商ASML、美商應材及日商東京威力科創技術,形成最終消費端鐵三角的A咖合作聯盟。

為了提供廠商合作誘因,工業局將以專案補助研發經費,最高補助比例達50%,專案補助將依個案申請金額規模調整補助比例。

工業局日前向經濟部長施顏祥報告「推動關鍵零組件與材料進口替代之研析」,篩選出貿易逆差前30大項的材料及其設備,這些關鍵零組件或材料反映出,高度依賴外國進口,主要落在化學材料、塑橡膠材料及機械儀器設備領域,又以機械儀器設備領域逆差項目最多,達到190項。

工業局進一步分析,機械儀器設備中,半導體生產設備逆差金額最高,為96.8億美元,且高達8成以上半導體設備來自於外商,需要進行進口替代力道也最深。

工業局表示,由於我國為半導體產業重鎮,所需要生產設備量相當高,仰賴外商設備多集中在前段製程,而中後段封裝測試,國產率逐漸提升至5成,為了要提升進口替代率,必須從前段著手,才能帶動供應鏈效應,讓相關零組件與材料紛紛提高技術含量。

官員透露,南韓三星在晶圓代工的生產設備投入程度相當深,希望達到垂直整合,台積電也開始在著墨生產設備的掌握空間,積極與國內設備廠共同研發下世代所需的生產儀器,如此可避免上游的設備突然斷貨,並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工業局有意媒合台積電與國內設備供應廠共同開發,其中,漢微科、漢辰均有能力供前端製程,但台積電還沒有信心,工業局除媒合國內企業,也擬導入荷商ASML、美商應材及日商東京威力科創加入,形成半導體設備的鐵三角聯盟,政府資源也將進一步挹注入,透過專案補助研發費用,補助比例最高可望達5成。

由於各項產業特性不同,工業局在針對不同產品,分別訂定出個別目標,例如,半導體的3DIC生產設備,預計在2014年進口替代率達到5成;顯示器產業使用的電漿補助化學氣相沈澱(PECVD),則從過去的35%今年提高到8成以上;至於化學材料,經濟部將透過石化高值化計劃投入。【取自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